站内搜索:
广美老艺术家口述往昔感悟担当:艺术应与祖国发展建设步伐同频共振
日期:[2021-06-13]  版次:[A12]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曾松龄 扶罐子的女孩 布面油画 1962年

■吴华先 三八号渔船 油画 1964年

■廖慧兰 北伐英雄、抗日名将黄琪翔夫妇大型纪念碑 雕塑作品

■廖慧兰 乡村放映员 雕塑作品

日前,“有温度的美术史——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选展(四)”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D栋二楼平台正式开展。“有温度的美术史”是基于“987口述史工程”的校内常设展览,选展以“有温度的美术史”为名,注重对艺术家艺术理念及生命记忆的史料发现,以音视频、口述文本、作品、年表等内容综合呈现广州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家的口述信息。

本次选展臻选吴华先、鸥洋、廖慧兰、李征、曾松龄与马高骧六位艺术家的口述内容,时间段跨越七十余年,其中既留存了各位艺术家早年求学、寻艺的独家记忆,也有广州美术学院、美院附中等艺术机构的发展历程,更收录了各位艺术家在设计、油画、版画、雕塑与工艺美术设计等领域深耕多年的技巧与心得。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通讯员 许珍 江粤军

艺术创作与祖国发展建设同步

据介绍,通过“987口述史”的整理发现,“皆与祖国发展建设的步伐同频共振”成为了广州美院很多老一辈艺术家作品的共同特点,他们不是深居学院的象牙塔中,而是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生活第一线,通过艺术创作展现祖国建设的方方面面。他们最年富力强的艺术创作生命也因此与这些经典感人的作品融为一体。

此次参展艺术家吴华先今年已经91岁高龄,他早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宣传工作,后就读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吴华先流传最广的一张作品《三八号渔船》,是他的大学毕业作品。恰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之中,美术教育及创作也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当时“深入生活”是美术院校倡导学生到生活一线写生创作的关键词。谈及这幅作品的创作初衷,吴华先回忆说,毕业前夕,毕业班全体学生都要下乡深入生活,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创作。“我们那时候下到海南岛去,因为那个时候对渔民的生活有兴趣,而且那个时候也年轻,富有一点冒险的精神。”跟随渔民出海,或迎来各种各样的危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吴华先认为,“就是抱着这样一个信念,我想要表现渔民的题材。”

就这样,吴华先跟着全员女渔民的“三八”号渔船出海,前后达半个月时间。在西沙群岛附近,由于浪大船小,难免晕船,他晕吐不适长达一周,在渐渐适应后,他抓紧时间到船前船后观察渔民捕鱼的动态,“有一次,突然看到她们就在船边放渔网。渔女从船边伸出几条木头到海里,然后她身上绑着绳子,跳到木头上面去,把网放在那儿,再把它抓起来。这个太不容易了,最能够体现渔女那种勇敢、不怕天不怕地的精神。我当时获的就是这种灵感,后来发展到毕业创作上。” 画家用奔放的笔触,饱满的色彩,将女渔民们开船、撒网、落帆和捕鱼的过程呈现在观者眼前,正如时人对于妇女捕鱼队的赞美之言:“三八渔船闹出海,渔家妇女胜儿郎。”

伟大的国家就应该有伟大的画家

此次参展的83岁的女艺术家廖慧兰是出自广州美术学院的著名雕塑家。在口述访谈中,她讲述了自己走上艺术道路的缘起、艺术历程以及艺术创作观念等诸多立体丰富的内容。据廖慧兰说,她的两个舅舅解放前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的学生,母亲也很喜欢美术,带动了她从小对美术的兴趣。看她这么喜欢美术,父亲请朋友黄新波加以指导,这位广东籍版画名家质朴地回答:“这个不是跟谁学的问题,也不是说哪个画种的问题,总之你画出瘾就可以了。”廖慧兰回忆道:“他就这样指导我这个11岁的女孩,后来我因为这句话以及我自己本身喜欢,就真的成瘾了。”

在兴趣的带领下,廖慧兰考取了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中,成为当年广州考取附中13名学生中唯一的女孩。开学典礼上,当时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胡一川动情的演讲,至今想起,廖慧兰依然记忆犹新。“我很喜欢胡一川院长,他很有一种动员的能力,而且充满了感情。”廖慧兰清晰地记得胡一川院长曾说过“伟大的国家就应该有伟大的画家”,这让廖慧兰心潮澎湃,她意识到原来个人兴趣还能跟国家命运连起来。

后来在附中看了很多苏联的油画,廖慧兰觉得艺术真的是能为国家服务,这也为她之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调。廖慧兰说:“解放前长辈们经常演《黄河大合唱》,演《放下你的鞭子》《国际歌》,所以我自小就受舅舅、表哥、妈妈、爸爸的影响,我是比较倾向于这种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人,从小就是觉得应该起到这种宣传鼓动的作用,能够让自己也警醒,让群众也能够警醒,所以我一直以来的创作都是比较贴近生活的。”

基于这种创作理念,以及身为客家妇女那种吃苦耐劳的韧性,廖慧兰的雕塑作品很有力量,质朴大方,与现实结合得尤其紧密。她后来的雕塑作品中不乏大型创作,六个助手加上她,平均每个人要堆十几吨泥,即便腿脚不便,也会亲力亲为。

值得一提的是,廖慧兰在大学时就读专业是版画,后来才转做雕塑。对于她的选择,雕塑家梁明诚曾笑言(大意):因为她是客家妇女,喜欢劳动,不怕苦、不怕累。而用廖慧兰自己的话则是“做雕塑,很痛快!”

回忆中南美专附中:艺术气氛非常浓烈

此次参展的油画家曾松龄今年82岁,1955年考入中南美专附中(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口述访谈中他谈及最多的是关于附中艺术氛围的记忆。“那时候的附中,学习(氛围)非常单纯,人也非常单纯,整个附中生活都讲艺术。老师和学生对艺术那种热情,非常浓烈。”曾松龄回忆说。他提及胡一川当时在会上讲话,说“你们都是天才,都是未来的画家”。“大家都非常激动。”时隔60多年的光阴,想起前辈胡一川当年的鼓励,曾松龄仍旧非常感慨。

“在附中的年代,每一个学期都有很多讲座。经常有音乐会,请钢琴家、提琴家、歌唱家……每个礼拜周末都有舞会。那个时候那种气氛真的很好,艺术气氛非常浓烈。那个附中培养了一代人、几代人。这种状况再回想起来很温暖、很温馨。” 曾松龄动情地说。

据曾松龄回忆,当时老师教学生也是很单纯,连叫学生起床,都带着艺术的美感:“同学们,今天朝霞很漂亮,赶快起来画朝霞了!”那时候,在勤劳、奋发、活泼、向上的氛围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早上起得早画一张画再吃饭,晚上吃饭前,哇!看到晚霞很漂亮,又画一张。”曾松龄说。就这样,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南美专附中时期培育的艺术激情和职业热情,滋养着老一辈艺术家日后的人生历程,令他们难以忘怀。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