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龙开胜的俗
日期:[2021-07-18]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龙开胜作品

■朱涛(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会员,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②【兰亭奖书法家批评】

龙开胜是从兰亭奖里走出来的书法家,五次入选兰亭奖,四次获二等奖,是中国书坛出镜率和曝光率很高的书法家。因近几年频频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被业界评论为“获奖专业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其获奖和成功都是靠他那种带着憨实劲儿的勤奋拼搏出来的。刘洪彪说:评委的成分无非是高雅者或平俗者,抑或高雅、平俗者的混合。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龙开胜都照样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这至少又说明,龙开胜的书法是雅俗共赏的。

龙开胜的雅,很多人知道,那他的俗又是怎样的?

龙开胜的俗是同质化的俗。学习书法要师古,但师古要重在学习古人的精神,而不是躯壳。龙开胜书法走的是二王的一路,但从他浮出书坛开始,就一直是这个风格。虽然如刘洪彪所说,他的书法是雅俗共赏,风雅的人能看得出他的雅,平俗的人也看得出他的俗。这十几年,他也想突破,还出版过《龙开胜书法字帖五种》,有正、行、隶、草和魏,但怎么看,都还是一个风格。二王的东西已经融入了他的骨子里,他随便一写就是二王的味道,想走样都难。这种书法俗,就是同质化太重,写什么、怎么写都是这个样子,一模一样,时间一长,难免就有一点油,流于妩媚。很难想象,怎么能用同一模式去表达不同的诗词?这个同质化模式,实际上限制了龙开胜的眼光、眼界。

龙开胜的俗又是异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就是说通过书写行为可以投射出人的性格、心理、情绪、能力等方面信息。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清人王澍又给苏轼补充了三项内容,他说:“作字如人然。”怎么如人呢?“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可以把这八个字作这样理解,字的筋、骨、血、肉,体现作者的基本功力;字的精、神、气、脉则反映作者的修养素质。字,就是书写人的意志、情趣、追求。龙开胜是一个现役的军人,照说他的字应该像颜真卿、岳飞那样充满着阳刚之气,不知道是不是受时代的影响,看他的书法,很难联想到是一个军人。换句话说,他的书法很好,却很难在其中找到军人的精神、气脉、意志、情趣和追求,相反更多地是一些文人小资情怀,说重一点,也有一点娘娘腔的味道。

龙开胜的俗是市俗。古代书家,出于生活所迫,不得不走上街头,卖字为生。龙开胜是一个现役军人,应该有不错的待遇,却偏偏热心于走市场,打开微信,时不时地就能看到他的字被置顶热卖。走走市场也不为过,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有需求,市场有供应,也无可非议。但俗气的是市场上出现的“产品”居然很多是重复的,一首诗抄个七八遍,字法、章法、尺寸差不多一样,有时候更是一口气推出一批同质化的“产品”,艺术终究被沾上了商业的铜臭。叫卖的市场似乎更增强了艺术家的自信,好像自己一下子成了当今的“王羲之”,随便一写就是精品。殊不知浮名乃虚花浪蕊,毫无用处。

书法沾了俗气并不可怕,关键是要能够走出俗气。苏轼曾说黄山谷的书法如“树梢挂蛇”,黄山谷也承认自己书法的俗气,曾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旭)、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被谪四川入峡时,看到“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又见到《怀素自叙帖》,“纵观不已,顿觉超异”,才悟到了藏真(怀素别号)笔法的三昧。如此,终于脱去了“俗气”。不可否认,龙开胜是勤奋的书法家,但若能脱俗,就更能够成为优秀的书法家。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