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央行报告:金融消费者对投资收益预期偏高
日期:[2021-09-08]  版次:[A11]   版名:[财眼]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许莉芸报道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与2019年相比提高2.04。《报告》指出,公众目前对分散化投资等基本金融常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对金融投资的收益预期呈现非理性特征,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对此,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指出,将积极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报告》指出,从年龄维度看,负债消费的意愿与年龄负相关,年龄越大,在购买大件消费品时倾向于贷款的比例越低。30岁以下年龄段中34.34%的受访者选择不贷款,30-40岁年龄段中比例为38.25%,40-50岁年龄段中比例为44.47%,50-60岁年龄段中比例为49.93%,60岁以上消费者中比例为59.68%。

《报告》也指出,目前金融消费者对收益预期具有非理性特征,对金融投资组合的收益预期偏高。在持有金融投资产品的群体中,39.62%的受访者的金融资产整体收益预期在5%-10%之间;22.22%受访者选择在10%-20%之间,仅有28.23%受访者选择在0%-5%之间。

在风险分散方面,仅有48.37%的受访者对分散化原理有正确认知,与2019年相比降低9.71个百分点。从年龄维度上看,60岁以上受访者风险意识相对较低,从城乡维度来看,城镇受访者比农村地区受访者分散意识强一些,从地区维度看,东部地区对风险分散概念掌握程度相对较好。

《报告》认为,消费者对分散化投资等基本金融常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对金融投资的收益预期呈现非理性特征,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可能加大金融市场波动,需进一步提高金融教育战略地位。

从重点群体看,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在年龄上的分布呈现倒“U”型,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对象。因此,《报告》建议要关注老年人的数字金融转型风险,避免老年人在转向数字渠道时遭到非法金融活动的侵害,加大对老年人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