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用镜头讲述新时代“绿电”故事
日期:[2021-09-27]  版次:[A03]   版名:[城事]   字体:【
■9月25日,2021广东青少年短视频大赛“共‘碳’美好生活”主题赛在东莞市松山湖举行。

■选手在太鲁阁公园光储充一体式充电站进行视频创作。

■选手在东莞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电网示范区进行视频创作。

2021广东青少年短视频大赛“共‘碳’美好生活”主题赛举行

东莞松山湖太鲁阁公园,绿意葱葱间,一座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伫立其中;在其不远处的东莞110千伏巷尾站,从高空放眼望去,一排排光伏整齐排布在南北两侧停车场车棚顶部。9月25日,由团省委指导,广东新快报社、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2021广东青少年短视频大赛主题赛在东莞松山湖举行。

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主题赛以“共‘碳’美好生活”为创作主线,此前的10名大赛获奖选手,将镜头对准新型电力系统,讲述新时代“绿电”故事。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图片:新快报记者 宁彪 邓迪 孙毅

选手组成6队进行短视频即时创作

根据主题赛赛制安排,9月25日上午,10名参赛选手分成2组6队,以“共‘碳’美好生活”为创作主线,在松山湖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围绕“见证低碳出行”“低碳美好生活”“低碳奋斗者”等主题,自行找准切入点,进行短视频即时创作。

参赛选手所制作的短视频将在新快报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展示并邀请网友投票,按网络投票票数,从高至低评选出获奖选手。10月下旬,视疫情防控形势,2021广东青少年短视频大赛将举行颁奖典礼,届时现场公布本次主题赛选手的具体获奖名次。

在短视频这一新兴的媒体传播形态上,青少年是主力军。如何发挥短视频在青少年工作、生活、教育、娱乐等方面的正面引导作用,已经成为媒体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本次大赛的年度主题定为“百年芳华 飞扬青春”。大赛于今年7月5日正式启动,面向全省青少年征集原创短视频作品,至8月15日征集截止。活动征集了超过300个优秀短视频入围评审。在后续的网络投票阶段,有超16万人次参与网络评审,为心仪的参赛短视频投票。

选手心声:“低碳生活”是未来生活新范式

积极推行清洁替代、电能替代、电网互联,是落实“双碳”目标的有力举措。选手们的拍摄对象分别是东莞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电网示范项目与松山湖太鲁阁公园光储充微网运行示范样板工程项目。

前者项目占地约2500平方米,在110千伏巷尾变电站的基础上,融合建设移动储能站、电动汽车充电站、数据中心站、光伏发电站和5G通信基站,是南方电网推进绿色新基建的一项重要落地内容。后者是南方电网首个与光储充微网系统相互融合的低压智慧台区,作为光伏、储能、充电桩“多能互补”的典型示范,项目的投产为光储充一体项目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脚架、稳定器、相机、无人机、手机……当天上午,选手们携带着多个拍摄设备和事先准备好的脚本,早早地来到现场,耐心听完南方电网广东东莞南区供电局张强、刘伟斌的讲解后,便投入到了紧张的拍摄之中。

“今天来到现场后看到的和我之前想象的不一样,这里边的供电设施非常先进与现代化。”来自东莞的选手廖熠程表示,在听完讲解员详细讲述了“六站合一”的特点后,他和搭档决定将创作重点转向着力表现“六站合一”的创新之处。

此前,廖熠程拍摄的《寻莞》获得了短视频大赛的优秀奖,作品记录了东莞的人、物与风景,追寻有关东莞的记忆。“我是编导专业的学生,拍摄短视频既是我的爱好,又是我的专业,未来我想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拍出更好的作品,这对于我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廖熠程说。

来自茂名的沈悦和佛山的陈思斯在短视频大赛的选手群里结识,这次两人组队参赛。为了及时抵达拍摄现场,二人提前一天赶到东莞做准备。“这次大赛的主题是低碳,低碳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沈悦认为,“低碳生活”是未来的主旋律,通过这次拍摄和现场的实地走访,她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绿色电网”“智能电网”的优势,“低碳生活”将是未来生活的新范式。就读服装专业的选手陈思斯非常热爱短视频,在她看来,“现在是人人皆可拍的时代,短视频可以去记录生活,记录身边人身边事,拍摄短视频是一件快乐又有意义的事情。”

来自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吕泳琪告诉新快报记者,这次的拍摄她更想去表现出电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并讲述电网背后工人们辛勤付出的故事。谈及短视频创作,她说现在生活节奏非常快,以前的人们会通过看报纸、看书获取信息,现在的人们更热衷于通过看短视频快速地获取信息,“我非常喜欢拍摄短视频,接下来我会在短视频领域继续探索与创作”。

新闻加点料

“六站合一”为高质量发展 注入“绿”动力

东莞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电网示范项目是南方电网推进绿色新基建的一项重要落地内容。作为南方电网五省区首个“六站合一”直流微电网示范工程,项目全面构建了绿色高效、柔性开放、数字赋能的“微网级”新型电力系统,为大湾区城市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范例和实践经验。

站内南北两侧车棚光伏共73.6千瓦,是园区“绿电”的主要来源,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方式。未来还将铺设89.9千瓦屋顶光伏,预计每年生产“绿电”约18万千瓦时,二氧化碳减排量可达到150吨。引人注目的是车棚下的直流输入“一拖六”单枪充电堆和交流输入“一拖五”双枪充电堆,可同时满足16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柔性充电堆采用矩阵式功率分配技术,可将充电主机中的任何一个整流模块分配到任何一个充电终端上,实现充电桩整机功率共享。

作为松山湖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的一颗亮眼明珠,该项目构建了适用于分布式新能源、直流负荷灵活友好接入的“微网级”新型电力系统,是东莞供电局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落地的又一次大胆探索。

绿意松湖里的光储充实践

太鲁阁公园光储充示范样板工程项目是松山湖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集光伏发电、储能装置和充电桩于一体,配备光储充一体式能源微网系统,能够将光伏发电转换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和削峰填谷等,实现微网内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及清洁能源的循环利用。

该项目利用停车场雨棚顶部建设面积约275平方米的光伏面板,装机容量约52千瓦时,同时新建10条60千瓦直流充电桩和一套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项目的投产能够满足松山湖太鲁阁公园地区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项目的“大脑”——光储充一体式能源微网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将综合能源的效能提升了15%。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