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高端手机芯片战硝烟渐浓
日期:[2021-12-08]  版次:[A15]   版名:[3C周刊]   字体:【


高通、联发科旗舰芯片接连发布

■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

手机圈的竞争很激烈,各大厂商都想在市场里拔得头筹,获取更多的份额。手机如此,手机芯片商亦是如此。12月1日,高通在2021年高通骁龙技术峰会上发布了全新一代旗舰芯片——骁龙8 Gen1。这款首次使用新品牌命名方案的新品,也被视为骁龙888的接棒者,搭载于明年全球安卓阵营的顶配新机中。就在骁龙8 Gen1发布前一周,联发科也高调推出了旗舰芯片天玑9000,这颗同样采用4nm制程的新品出自台积电之手,并被视为联发科挑战高通在高端芯片龙头地位的一款产品。

两颗旗舰芯片在年末的出炉,正式将5G SoC高端市场的战事拉入双雄对决的范畴。据全球调研机构Counterpoint预计,在2021年全球5G SoC市场,高通仍将以30%的份额领跑,而联发科则将以28%的份额紧追其后。在此背景下,业界普遍认为,新一代旗舰芯片的对决,将决定两家巨头在明年全球市场的席位。

国产手机争夺骁龙8“首发权”

随着高通骁龙8 Gen1旗舰芯片的正式发布,国产手机厂商也纷纷开启了自家的新品预热。其中最有意思的当属摩托罗拉和小米两家了,一个是十年前的手机霸主,一个是当下的手机王者,为了争夺所谓的“首发权”,就连各自的CEO也不惜亲自下场,为的就是获得用户关注最新芯片时带来的流量。

先是雷军在高通技术峰会上表示,小米12将首发骁龙8 Gen1处理器。之后,马上有人表示不服。联想中国区手机业务部总经理陈劲也在微博发文,似乎是隔空回应,表示“关于骁龙8的首发, 12月9日摩托罗拉不做PPT发布,12月15日真首销。”随后,OPPO、vivo、realme、荣耀、iQOO、一加、魅族、中兴、努比亚、黑鲨等等厂商,都晒出骁龙8的海报,分得所谓“首发”的果果。

只是在这些国产机们抢首发的背后,高通就高兴了,这证明虽然联发科天玑9000来势汹汹,但丝毫没有动摇高通旗舰芯片的地位,毕竟没有厂商们这么来抢天玑9000的首发。

供应链端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被制造出来,除了手机厂商还有很多行业在抢芯片的货源。早在去年就有权威研究机构预测,2021年整个供应链芯片端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今年各手机厂商所发布的财报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缺芯的问题。

冲锋未陷阵的联发科

毋庸置疑,天玑9000应该是联发科史上表现最惊艳的旗舰芯片。对此,联发科总裁陈冠州也对天玑9000信心满满:“我们最新发布的旗舰级天玑9000,对联发科而言是非常重要、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产品。”

市场普遍认为采用天玑9000的手机得明年才能正式上市。不过,国产手机厂商将来是否有计划使用天玑9000,特别是在高端产品上?对此,记者分别联系小米、OPPO、vivo、荣耀方面,其中vivo方面给出了“敬请期待”的模糊回应。此外,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也在微博上含蓄写道:“天玑9000来了……对Redmi有什么期待?”

据不完全统计,联发科天玑系列的其他产品——天玑1200已搭载在realme GT Neo、Redmi K40游戏增强版、荣耀30、OPPO K9 Pro、vivo X70等中高端机型中。然而,这些价格在3000元左右的手机,并不能说明联发科真正打入了高端市场。

战局现已开打

随着高通与联发科在高端SoC的竞争升级,5G手机市场也明显感受到上游市场释放出的信号,尤其是在苹果13强势的冲击下,高通与联发科的战况走向正变得尤为复杂。

据I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6.7%,而苹果逆势增长20.8%,重夺全球销量第二位。“对于安卓阵营,尤其是高端安卓机而言,高通与联发科此刻在4nm基础上推出的新品无疑是个重大利好。”有业内人士表示,骁龙8 Gen1与天玑9000的出现,对于安卓品牌进一步提高中高端能力抢占市场,甚至与苹果一较高下,提供了更多的信心和可能性。

而回归到安卓阵营内部,高通与联发科抢占5G手机市场的态势也渐趋激烈。据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AP/SoC市场中,从出货量的角度来看,联发科的市占率达38%,高于高通的 32%。该机构预测,到2021年底,联发科仍将以37%份额排名第一,高通市场份额则会落位于31%。

不过,就收入而言,高通依然是这块市场的领先者。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研究报告,2021年第二季度,高通、联发科、苹果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营收份额前三名,份额分别为36%、29%、21%。“整体来看,明年联发科与高通在5G手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特别是在旗舰机合作客户的争夺上将是关键,而战局已在现在开打。”有业内人士表示。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