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坊”这三个字,对生活在广州的80后、90后来说想必是毫不陌生的,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一个阶段里,这条长度不足300米的小巷曾巅峰一时,经常是人头汹涌,挤得水泄不通,故也被坊间赋予“撞人坊”的花名。
时过境迁,如今的状元坊虽已回归一条小巷该有的平静,商业业态也早从巅峰跌落凡尘,但当我们提及状元坊时,依然有不少“冷知识”瞬间把人问蒙,不信?考考你。不看手机、不查资料,第一时间回答:状元坊属于广州哪个行政区?它牌坊前站着的石雕像是谁?有什么来头来历……这些问题,恐怕很多人第一时间给出的反应都是:“状元坊不是荔湾的吗?”“什么石像?不知道哦!”本期“发现广州”,我们“重新”认识状元坊。
01
为什么会有状元坊?
原来与状元张镇孙有关
状元坊属于广州越秀区,位于人民南路东侧,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巷,过人民南路以西属于荔湾区,这是令不少人误以为状元坊属于荔湾区的根本原因。
状元坊全长240米,东接天成路,西接人民南路,两边出口处的牌坊上均题有“状元坊”三个字,乃出自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之笔。面对人民南路这一头的牌坊是仿宋建筑,感觉上比对着天成路的牌坊气派一些,它形似“官帽”,顶上两侧对称铺排着两条鳌鱼,中心位置站立着一柱状球体,取“独占鳌头”之意。
牌坊下方北侧一角,便是那座表情自信、谦恭安然的石雕像,他站在一枚龟形之物的背上(很有可能是赑屃,也称“霸下”,龙生九子的第六子,强于负重),静静地守在那里,看庭前花开花落,随天外云卷云舒。
石像胸前的“大红花”点明了他的身份:状元——从唐代开始到科举制度废除,岭南地区历史上一共出过9名状元,状元坊这位,便是唯九的状元之一、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的状元张镇孙,“状元坊”正因此得名。
张镇孙,1235年生人,祖籍四川遂宁,曾居历史上广州番禺县的龙导尾乡,也就是今天广州海珠区的二龙街,现在名为“状元社区”;后迁居南海县今广州越秀区人民南路东侧状元坊。
从张镇孙像背后的牌坊进入,走几步便见到左侧一面大理石描线的壁画,上书“状元图”,画面讲述了张镇孙从出生、寒窗苦读到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再到其后的从戎抗敌,真可谓一幅画面诉平生……
按“状元图”所录,张镇孙年少聪慧,博览群书,经史典籍、诗词歌赋等均过目不忘,十四岁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一,声震羊城乡里,得“神童”之称。不过也许是少年得志来得太过容易,其后他反倒屡屡“败北”,最后终于定下心神潜心苦读,寒窗20载,在35岁那年即咸淳七年于殿试中写下7000字的《廷对策》,针砭时弊,建言建议,得到当时皇帝度宗的赏识,从而获辛未科状元,是宋朝300多年间岭南地区唯一的一名状元。
1271年还有一件大事,北方蒙古国的忽必烈将其国号改为“元”并大举南下,度宗却将军权交予奸臣贾似道,他自己继续沉迷酒色,最后把自己也给“作”没了。
继任者端宗皇帝在危难之时,想起了状元郎张镇孙,任命他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统辖广东军政大权,基本上算是广东地区最高军事长官了,他也不负众望,重整军队,安抚百姓,与元兵激战收复广州。
半年后,元军卷土重来,但这一次敌我力量实在太过悬殊,张镇孙也顶不住了,退守羊城打巷战,然而孤军无援,广州再度陷落,张镇孙为保护百姓,假意投降换来了城中百姓平安。“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三月,元兵攻陷广州,张镇孙以绝食誓死不度庾岭。”状元图以这样一句悲壮语句结尾,张状元的一生在43岁时画上了句点。
张氏亲友将张镇孙遗骸带回,葬于广州永泰里,即今天的三元里附近;而据说张镇孙在海珠区龙导尾居住时,曾帮村人开凿过一口井,故此在广州,除了状元坊,与这位状元有关的还有海珠区的状元井、白云区的状元坟以及张氏身故后迁居至今天广州番禺区由后人所建的张氏宗祠等。
02
不起眼的太平桥,
见证世间起起落落
如今的状元坊,早已不见昔日的人头汹涌,巷中铺面至少三分之一是空置状态,其余的也大半作为仓储用途。这条小巷子一如尘世间的一粒沙,起起落落、循环往复,从“以前很多人”到“现在没有人”不过20年间,而这条小巷子已存在了700多年。
在那幅讲述张镇孙一生的大理石描线画中,标着“状元坊”三个字的牌坊旁边,连接着一条短短的桥梁,名曰“太平桥”,如今在电子地图上已经看不到这三个字的显示,但只要你过了那条分割两个行政区的人民南路,状元坊牌坊正对的路口,路边建筑物空调外机下,熟悉的蓝底白字路牌赫然显示的正是“太平桥”三个字。
时间再次倒回去600多年,那时的广州城,是将宋朝拓城后的三城(中、东、西城)合并成为一城,环绕城池一圈按顺时针方向建有八座城门,分别是小北门、大东门、小南门、文明门、正南门、归德门、西门和大北门。
事实上广州自从任嚣城始,一直没有停止扩充的节奏,到明嘉靖年末时在原城池的基础上又多出来一块,与这部分扩充城池相对应的,是城门也多了八座,分别是小东门、永兴门、永清门、五仙门、靖海门、油栏门、竹栏门和太平门,太平门对出水道上,跨着的正是那道太平桥——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就从这个地方开始向西人工开挖了一条大观河,让宋朝时候开凿的护城河水直接联通到下西关涌,再通过柳波涌进入珠江,“城西之水,故由太平桥出海”,所述即此。
民国时期的大拆大建,将广州城历史上的十八个城门(除了新旧城的各八个城门外,南城也就是新城两侧还有两处城门,分别为东、西便门,也被叫做“鸡翼城”或“雁翅城”)拆得一个不剩,仅存了如今越秀公园越秀山上一段千米长的明城墙与广州博物馆藏的“归德”石额。太平门是在1920年前后被拆掉的,城门拆了,名字还保留了一段时间,这段路就叫“太平路”,直到20世纪60年代,更名为“人民南路”。
1958年整治河涌,大观河被覆盖成为箱式暗渠。如今的“太平桥”,根本没有人去注意它,只有站在人民南路与太平桥相交的某一个点上,才能看到路中间凸起的那一个弧度——也许,这是它作为“桥”的最后体现,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以及路两边店铺里忙碌着的店家,没有人多看“太平桥”那三个字一眼,一如没有人去深究状元坊牌坊下那石像的来历一样。
■新快报记者 陈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