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东肇庆市鼎湖区驻广西贺州市昭平县粤桂协作工作组:兴旅彰文做好强县富民“茶文章”
日期:[2025-05-12]  版次:[T05]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鼎湖区驻昭平县工作组推介昭平特色茶产品。

■昭平工作组与消费助农体验馆工作人员展示农特产品。

■蔬菜基地收获小番茄。

■黄姚古镇游人如织。

■昭平工作组走访南山茶海茶园。

“五一”节前,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青春助力共同富裕”为主题的2025粤桂协作“昭平杯”肇庆大学生直播电商大赛在肇庆启动,数百名学子深入两地乡村一线,通过“直播带货+特色农品+文旅推广”,为昭平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随着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启动,广东肇庆市鼎湖区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双向奔赴,立足“中国名茶之乡”昭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茶兴旅、以旅彰文,共同做好强县富民“茶文章”。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加快农文旅融合 增强协作地区内生动力

“除了‘五一’假期,国庆、春节,人特别多,平时周末也有游客驾车来体验。”走进昭平县南山茶海茶园,漫山遍野的茶树青翠欲滴。登上山顶的“玻璃桥”,守桥的薛大姐告诉新快报记者,每逢节假日,茶园人山人海,“下雨天都有人打着伞来玩。”

昭平县是中国重点产茶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宋代官修史书《宋会要辑稿》记载:“昭州产朝廷贡茶七千五百斤。”目前,昭平县茶园面积超过26万亩,茶产品畅销海内外,成为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名片。

昭平县委常委、副县长、粤桂协作鼎湖区驻昭平县工作组组长黄捷表示,工作组紧紧抓住产业这个根本,依托广东市场优势和昭平特色资源,持续开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等“四项行动”,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协作地区内生动力,扎实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我们有自己的茶园,今年春茶采摘高峰,每天要请上百人采茶,手快的人,一天能挣到100多元。”昭平县鹊鸣春茶业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吴小姐和新快报记者分享了茶园的“新产品”,去年,茶园里的“太空舱”民宿开始营业,“吸引了很多游客来玩,体验采茶、炒茶,把新鲜的茶叶带回家。”

近年来,鼎湖区与昭平县以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加大粤桂资金投入力度,共建昭平县粤桂协作茶叶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茶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创新载体平台,被评为首批自治区粤桂协作乡村振兴“一县一园”企业。

“家家户户都种茶,我家种了两三亩,每年卖茶青收入几千元。”家住昭平县五将镇大坪村的村民周大哥开心地说,村里不仅修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也不担心茶叶销售的问题,政府会安排。”

以赛为媒 助力昭平特色产品“出山入湾”

“去年,我们不仅接待了大批本地学生,还有许多港澳学生研学,除了黄姚古镇,这里有太多茶山,到处都可以去玩。”在昭平县黄姚乐耘研学基地,负责人陈飞对新快报记者说,在粤桂协作资金大力支持下,基地设施配套不断完善,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最忙的时候,一天接待了上千游客,请了十几个临时工。洗碗的阿姨在家养了很多鸡,几乎都卖给我们了。”在研学基地负责餐厅的“90后”女孩秀秀笑着告诉新快报记者,她原来在广州工作,后来回家就近择业,“(基地)生意好的时候,(每月)收入有5000多元。”

4月11日,昭平县粤桂协作办公室联合肇庆市鼎湖区政协、鼎湖区委统战部等多方力量,启动2025粤桂协作“昭平杯”肇庆大学生直播电商大赛,通过整合两地特色资源,创新构建“直播带货+特色农品+文旅推广”模式,组织肇庆高校学子深入乡村一线,推广有机茶叶、地道药材等优质农特产品及文旅资源。

本次大赛分设春季赛(4-6月)与秋季赛(10-12月),通过直播电商新渠道,推动肇庆、昭平特色产品走向全国大市场,实现消费帮扶与就业促进“双提升”。同时,赛事深度挖掘两地文旅资源,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接下来,昭平县粤桂协作办公室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强化政策引领与资源整合,推动协作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实效,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昭平协作地区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走科技兴农之路 推动乡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茶企、合作社及农户问需于民,赠送生物防控种子,现场“把脉开方”……日前,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粤桂协作特派员团队赴昭平县开展春茶生产调研及技术服务工作,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深化粤桂协作科技帮扶,助力昭平茶产业提质增效。

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强农,是鼎湖区驻昭平县粤桂协作工作组全力协助昭平发展强县富民产业的重要举措,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持续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针对茶园杂草防控难题,特派员团队向熙春园茶业公司赠送广藿香、金钱草种子,推广“以草控草”生物防草技术;针对大脑山林场新嫁接苗因干旱导致的生长缓慢问题,团队建议加强水肥管理;在走马镇、黄姚镇茶园,团队调研物联网杀虫灯使用成效显著,建议茶企定期清理,确保防控效能最大化……通过深化“科技+产业”帮扶模式,为昭平茶产业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日前,昭平县粤桂协作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下称“蔬菜基地”)成功获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标志着粤桂东西部协作在农业产业共建领域取得新突破。

蔬菜基地负责人刘锐溧告诉新快报记者,基地规划面积300亩,在粤桂协作资金大力支持下,已建成150亩露天滴灌设施蔬菜场地及11座连栋薄膜大棚等。通过鼎湖区驻昭平县粤桂协作工作组牵线搭桥,基地与广东企业签订“直供直销”订单,确保农产品直供大湾区市场。

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余元,带动周边80余户农户参与生产,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鼎湖区驻昭平县粤桂协作工作组表示,将继续推进大湾区蔬菜基地建设项目(二期),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深度对接,让“菜篮子”成为广大农户的“钱袋子”,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昭平经验”和“广东方案”。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