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南工作组长顺小组:“三重赋能”打造“造血式”劳务协作
日期:[2025-05-12]  版次:[T08]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长顺县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为群众提供就业服务。

■海丰科技有限公司在南福新苑移民社区建起乡村振兴帮扶车间。

■长顺县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服务人员向群众讲解就业政策。

■长顺小组在但家香酥鸭新厂房调研产业发展情况和未来用工计划等。

■蔬菜企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幸福就业。

二孩宝妈在社区里的就业帮扶专岗找到了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高考失利的学生在“订单班”的资助下,进入广州市黄埔区的技术学校就读汽车专业,找到了未来发展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参加了网络创业培训班,企业加速发展增强联农带农能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南工作组长顺小组(下称“长顺小组”)充分发挥协作效应,在广州市黄埔区资金、政策、资源“三重赋能”下,深化“载体建设、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合作,助力埔顺两地劳务协作从“输血”转变为“造血”,推动长顺群众稳就业促增收,为长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民生基石。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稳岗就业 精准服务拓宽增收渠道

2月8日正月十一,长顺县2025年“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在天灯坡广场举行,来自广东、浙江和贵州省内70多家企业现场招聘,提供8000多个就业岗位。这场招聘会由长顺县和广州市黄埔区等地人社局联合举办,通过线下招聘和线上直播,帮助长顺群众节后更好地返岗复工。

拓宽增收渠道是促进稳岗就业的关键。黄埔长顺两地通过强化交流合作和政策宣传,不断畅通长顺群众就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长顺县人社局与黄埔区人社局签订“十四五”时期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在劳务协作方面,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劳务输转、资源共享等方面充分合作,建立健全对口帮扶长效机制,不断深化双方长期劳务合作关系。2024年,双方结合广东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搭建双向选择需求互通信息平台,收集发布广东省招工信息6000多个,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招聘会5场,引导帮助脱贫劳动力、搬迁户劳动力、边缘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年促进全县劳动力到广东省就业1.4万人。

为促进长顺群众稳岗就业,2024年共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97.6万元用于劳务协作提升行动。其中,在劳务品牌打造上,依托村级劳务合作社、农业服务公司等平台载体,开展劳务品牌建设,打造“长顺诚福耕农技工”特色农业劳务品牌。

长顺县就业局局长黄志雄向新快报记者介绍,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外出务工积极性,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持下,今年将对外出务工人员实施奖补措施,在外稳定务工超过3个月,可返还交通费用,同时每月补贴200元,最高可奖补4000元。“我们已经计划与县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合作,将通过多种渠道组织人员外出务工,持续扩大群众就业渠道。”黄志雄介绍,近期已经与广东东莞市相关部门联系,今年还将组织大批劳动力前往东莞采摘荔枝。

搭建平台 多元载体激活就业潜力

南福新苑是广顺镇移民社区,为了让移民群众搬得出,住得下,2022年投入广州市协作资金244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1000平方米,配备电力和供水等系统,并引入海丰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乡村振兴帮扶车间,为社区和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我们主要生产雨伞,在广顺镇有七个帮扶车间,每年能提供五六百个就业岗位,目前南福新苑有30多人,就业方式灵活,工资保底三四千元,高的可以达到七八千元。”该帮扶车间主管蒋琴介绍。

金师傅去年为了孩子回乡务工,现在在厂里做裁剪工。“回来这一年来,孩子不仅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金师傅欣慰地说,虽然工资比在外少了点,但陪伴孩子成长更重要。

“以前因为缺少就业机会,很多群众只能外出务工,现在有了帮扶车间,群众既可以照顾家里,又能就业增收,周边不少村民也来就业。”广顺镇项目办负责人罗光梅说。

近年来,借助东西部协作契机,两地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劳动力密集地大力援建就业帮扶车间,目前全县建设帮扶车间23个,吸纳劳动力就业902人,其中脱贫群众390人。

东西部协作资金还实施就业帮扶专岗补贴项目,帮扶脱贫群众、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困难群众渡过难关。2024年,长顺县有序开发710个公益性岗位,按照每月400元—800元的补贴开展精准帮扶。同时,两地共建粤黔“一县一企”就业平台,2022年以来共建“一县一企”4个,共吸纳贵州籍劳动力538人,脱贫劳动力85人。

黄志雄介绍,2025年计划新增9个帮扶车间,计划投入345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持续稳定三类人群就业。

技能提升 靶向培训增强就业能力

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提技增收的重要途径。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埔顺两地按照“因人施培、因岗定培”原则,结合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在家门口开展“南粤家政”“粤菜师傅”“长顺焊工”“长顺叉车工”等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当地群众的就业技能和增收渠道。

“社区几乎每个月都开办技能培训班,叉车、焊工、农机等都有涉及,今年接下来准备开办家政、厨师等培训班。”南福新苑社区居委会主任陈家洪介绍,这些培训针对脱贫群众有补贴,脱贫群众既可以学习技能,拿到证书后还能获得就业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为落实《贵州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三年行动方案》,2024年黄埔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开展了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在长顺全县挑选80名致富带头人,采取“短期集中培训 长期创业辅导”方式开展培训,为长顺培养了一批有新思维、新观念、新办法的“新农人”。

2024年两地开展东西部协作培训班15期746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402人次。今年1月至3月已经举办了叉车、焊工、无人机、养老护理等多个技能培训班,覆盖群众200多人次。

贵州龙头农业企业爱民米业集团总经理伍登祥参加了3月举办的2025年第一期网络创业培训班。“我们从事粮食加工十多年了,年产值达到六七个亿,为了把我们优质的产品销售到全国乃至全球,我们需要走电商发展之路。”伍登祥表示,这次培训不仅让他学到了很多电商知识,还扩大了企业社交圈,公司正在与电商平台对接,积极开展电商合作。“这个培训班还有二期、三期,到时会选派优秀人才参加,为企业发展电商培育更多人才。”伍登祥说。

黄埔区还充分利用广州职业教育和技工院校资源,通过中职学生补助项目开展“订单班”“定向班”培训,助力长顺学子继续学业。2022年以来共组织26名长顺籍高中、中专毕业生通过就读广东职业学校开启了人生的探索之路。

王元(化名)去年高考失利,在“订单班”的资助下来到广州岭南学院就读汽修专业。“不仅有学费资助,每月还有1000元生活补贴,减轻了家里负担。”全身心投入学业的王元对未来也已经有了规划,“我对汽车很有兴趣,想继续考大专,考本科,以后出来创业。”

粤黔长顺小组组长,长顺县委常委、副县长郭海鹏表示,劳务协作是东西部协作“四项行动”之一,是促进长顺群众就业增收的大事,接下来两地将继续加强协作,有效整合双方资源优势,推动“埔顺”劳务协作再上新台阶。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