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粽子里发现异物 来伊份五芳斋陷舆论漩涡
日期:[2025-05-13]  版次:[A11]   版名:[财眼]   字体:【

企业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相关产品已全面下架

粽子里有异物!近日,江苏一名消费者发视频投诉称,在线下门店购买的来伊份粽子中发现了带血的创可贴,要求来伊份官方作出回应。5月12日,来伊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关注到相关舆情,第一时间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已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消费者可选择就近门店进行退换货,并可得到相同金额的额外补偿。

■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粽子为五芳斋生产

端午节在即,又到每年粽子消费高峰期。

针对消费者投诉的粽子发现异物的情况,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郁瑞芬回复媒体称,该款粽子是在五芳斋生产,“是熟食,不可能带血。”郁瑞芬还表示,目前来伊份与消费者以及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参与调查。

五芳斋总经理马建忠则回应称:“我们在配合来伊份和政府部门进行调查中,会持续更新信息。”

来伊份代工模式凸显供应链隐患

在粽子销售旺季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势必将影响消费者对相关企业的信任与忠诚度,进而影响产品销量及品牌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来伊份创立于1999年,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主板零食第一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来伊份门店总数3085家,同比减少16.28%。去年其营收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实现归母净利润-7526.76万元,同比下降231.94%。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利润再双降,其中归母净利润1243.57万元,同比下跌79.97%。

来伊份主要通过委托生产的方式在全渠道销售自主品牌休闲零食,近年来关于其食品质量的投诉不在少数。记者在黑猫投诉上查核,截至记者发稿时,来伊份共有829宗投诉,包括吐司、凤爪霉变,在产品中吃出头发等。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来伊份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代工厂商没有进行严格审核,难以完全从产业链上进行把控。代工厂商不断增多、产品数量快速扩充,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导致来伊份在外部采购、内部管控和店面管控3个方面均面临挑战,同时相关成本也不断上升,可能侵蚀利润。

“粽子大王”去年营收净利双降

五芳斋是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被誉为“粽子大王”,粽子为公司拳头产品,每年贡献70%以上的营收,2021年其市场份额就高达37%,远超其他品牌。2022年8月,五芳斋登陆上交所,成为“粽子第一股”。

2024年,五芳斋营收22.51亿元,同比下降14.57%;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下降14.24%。今年一季度,五芳斋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17.24%;净利润为-4523.49万元,亏损有所缩窄。不过,五芳斋的业绩有着极强的季节性,一季度对全年业绩的影响相对较小。

五芳斋嘉兴基地方面表示,工厂自2019年起就对易耗品进行规范管理,创可贴更换为蓝色金属材质,该材质颜色鲜亮易识别,区别于其他普通创可贴,避免外来创可贴混入造成管理漏洞,且此材质创可贴含有金属丝,如有掉落可通过金属探测有效识别。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