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对老人精神的关爱, 是未来养老领域的发展方向
日期:[2017-03-09]  版次:[A10]   版名:[2017全国两会·世界观]   字体:【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

2012年,向晓梅参与“幸福导向型产业”课题研究,提出养老产业也属于该范畴。此后她持续关注养老领域,每一年两会均提出与之有关的建议议案,从产业角度来说,她认为养老产业未来潜力巨大。

向晓梅关注养老领域,一方面自己做经济产业研究,另一方面离不开自己照顾母亲的经历。通过调研她得出数据,目前在国内70%是居家养老,20%是社区养老,仅有10%选择养老机构养老。

从专业的产业经济视角来看,向晓梅分析,由于人口基数大且中国开始步入老年社会,未来养老产业具有巨大潜力,由此形成的“银发经济”将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但现在该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认为的‘银发经济’,不仅仅是简单地照顾老人,而是要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老年人用品、服务、住所等一个整体的配套服务措施。”向晓梅说,以最简单的商品服务为例,婴幼儿为主的商品市场越见成熟,但在国内尚未形成以专售养老用品的市场体系,“民间养老产品和社保结合是探索的一个方向之一”。

完善养老服务,一方面要探索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养老模式同样需要探索。

以国外为例,向晓梅说不少国家已经开创更多新形势的养老方式,比如同居养老、养老公寓,后者可以让大学生免费住进去,但他们需要为公寓老人提供“陪伴服务”,向晓梅直言,这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已经不仅仅只停留在对老人物质的提供,事实上已经上升到对老人精神的关爱,这也是未来养老领域的发展方向。

“和国外相比,我们还有差距。现在国内七成是居家养老,现在要做的是完善服务设施,以及将老人的权益保障问题重视起来。”向晓梅说,目前应该重点完善社区养老功能,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打造“托老所”的概念,为老人提供物质、医疗、休闲娱乐等服务。

此外,向晓梅认为完善硬件同时,还要从软件上做文章,重视老人的权益保障,比如涉及的遗产问题等,真正让老人老有所依。

具体落实到实际,向晓梅建议,现阶段要引导社会资本充分参与养老领域,如通过“PPP模式”引导和鼓励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形成公益性资金来源,以此来完善现在养老服务配套不足的情况,此外鼓励养老模式创新,探索适合国内的养老方式。

■统筹: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黄婷 ■采写: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黄婷 冯艳丹 周聪 ■摄影: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孙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