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多学科联合防治 有望降低广东卒中发病率
日期:[2017-05-02]  版次:[B02]   版名:[慧生活·护]   字体:【

中风是国民死亡首因

新快报讯 记者梁瑜通讯员温志勤张灿城报道 近日,广州一名17岁少年窝在宿舍床铺上连续打了40多个小时的游戏,最后因头晕站不稳被送往医院,最后被诊断为脑梗!脑梗学名为缺血性卒中,它和出血性卒中是脑卒中(俗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的两类表现。脑卒中是目前我国居民首要死亡和成人致残原因。为降低广东省卒中患者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日前,广东省卒中学会正式成立。

广东卒中防治水平与经济水平不匹配

据2010年卫生部《中国卫生年鉴》数据统计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疾病死亡原因。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城乡脑卒中年发病率平均为200/10万;死亡率约为130/10万;患病率为400-700/10万。依此推算,全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25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人数超过150万,脑卒中幸存者600万-700万。

“广东是人口大省,但卒中的防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广东省卒中学会会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徐安定教授指出,广东的卒中防控体系不如北京、上海做得好。广东省卒中学会名誉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学强教授表示,我省对卒中的重心仍在“治”,“防”做得不够。其实,卒中可防可治,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关,但基层老百姓多数是等到慢性病引发了卒中后才到医院看病。

倡导卒中多学科联合防治模式

中国卒中学会秘书长张茁表示,脑卒中防控形势异常严峻,迫切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徐安定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卒中病人收治科室还很单一,治疗模式也很简单,卒中患者主要就诊于神经科。随着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现在医学界已普遍认同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是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学科、多个科室共同协调完成,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康复和护理等,发挥各学科优势,互为补充,建立从预防到治疗再到康复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模式。

据悉,广东省卒中学会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发起,未来还将联合更多兄弟单位,共抗卒中。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