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毕业扔书,不全为了释放
日期:[2017-07-06]  版次:[A02]   版名:[新见]   字体:【

■行道

临近毕业季,各大校园中不断进出的废品车成为常见景象。毕业生收拾行囊离开校园,一箱箱用了多年的书成了“累赘”,不带走就得就地处理,“白菜价”卖废品成了多数学生不得已的选择,也成为大学书籍最终的归宿。(新华网)

点评:扔书不是好现象,但似乎司空见惯。记得大学毕业时,有同学一本书也没带走就离校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带不带书与工作没有多大关系。按照时下流行的“大数据思维”,如果有人在扔掉的笔记和书籍中做个小调查,一定很有意思,可以从这堆废品中,找到一个衡量大学教程质量的参考指标。所以,毕业扔书,不完全是一种释放的仪式,里面的信息量其实很大。

近日有网友反映,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署名的一篇文章涉嫌抄袭。该文章于今年6月23日发表于《延安日报》,被指抄袭发表于2015年的一篇新华时评。记者了解到,目前当地已经就此事展开调查。(《北京青年报》)

点评:既然在作品上署了自己的名字,就应该表示这是自己的作品。在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上还要发表一段声明,以示庄重,这也是一个基本原则。但现实中,一些学生的论文,甚至学者论文,声明是签了,事实上还照样抄,形同撒谎,已然成为学术圈的“潜规则”,斯文扫地,时有曝光。一个“抄袭老师”可以带坏一帮学生,一个“抄袭官员”可以影响广大民众。因此,此种行为一旦发生在官员身上,问题就更严重,在“以吏为师”的传统中,人们完全有理由不信任这样的官员。因此,对于官员文章涉嫌抄袭行为,必须严肃查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