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滥索无犯罪证明 该怎么破?
日期:[2017-07-18]  版次:[A02]   版名:[新见]   字体:【

今日快评

■那岩

近日,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宁溪派出所的一份“任性”的证明材料刷爆了网络。一对夫妻为了孩子就近择校入学,校方却提出要求——需父母一方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派出所无奈之下开具了无犯罪记录的证明,同时对学校做法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并请求该校取消该证明。(上游新闻)

点评:相似的场景一再上演,奇葩证明何以成了打不死的小强?不说派出所怒怼,此类证明已经多次成为公共事件,各地也是三令五申,为何现在又堂而皇之登场?都说奇葩证明不能只靠派出所怒怼,道理没错,但回到现实,如果没有派出所怒怼,恐怕这一事件都难成为热门新闻。关键是,除了派出所怒怼之外,还需要切实的问责措施,让奇葩证明不再存有侥幸心理。

河北沧州市吴桥县庞庄村的庞众望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并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绩,通过清华大学自主选拔“自强计划”一系列的审核,获得了60分的降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已无悬念。父母患病几乎没有工作能力,自己也做过心脏手术,在其他人看来,出自“寒门”的庞众望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很多人曾经提出向他捐款,但是都被他一一谢绝,“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高考生,还是希望依靠自己来完成学业。”庞众望说。(《北京青年报》)

点评:自力更生当然值得欣赏,但这并不意味着接受捐助就低人一等。真正的问题是,锦上添花的很多,雪中送炭的很少。太多有需要的人可能拿不到捐助,而本来就占优势的人却很容易赢者通吃。所以,制度性的救济渠道就很有必要,高校助学贷款就是其中之一,它比捐助更制度化,也更务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