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长寿村探秘作文大讲堂·作文选登
日期:[2017-09-12]  版次:[A32]   版名:[新教育]   字体:【
李碧梅 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西尚的阿公》等。

江伟英 华师附小特级教师。著有《图解语文》等。

郝周 儿童文学作家。著有《弯月河》等。

邹丹 龙口西小学学科组长,天河区小语会常务理事。

张海元 执信中学语文教师

周卫华 原天河区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

安小橙 儿童文学作家。著有《数学精灵希里克》等。

盖英俊 华师附中语文老师,中学高级教师。

池沫树 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长寿村探秘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六年级吴其乐

■指导老师:王良珊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探寻长寿之道,几千年来流传着很多有趣的传说。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慕名去了世界长寿之乡——梅州蕉岭县石湖村,一齐去探寻长寿村的秘密。

爸爸开车刚进入蕉岭境内时,我留意到车窗外随处可见绿水青山,果然是养生福地。山路弯弯,不知绕了多少道弯,我们终于来到石湖村。村子位于崇山峻岭之下一个纵横交错的狭长谷地,满眼翠绿上,一条小河从村中蜿蜒流过,就是一个“天然氧吧”。我们在村子里走走停停,感受着“小桥、流水、人家、稻田”的乡村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爸爸笑着说:“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可能都有乒乓球大。”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村子里的食街,发现这些饭馆打出的都是“长寿饭店”招牌,推出“长寿”特色菜招揽顾客,看来长寿文化成为品牌后,就变身摇钱树了。在这里,我见到了在饭馆里帮忙洗菜的老婆婆张怀英,她是老板的妈妈,今年78岁,看起来只有60多岁的样子,头发乌黑,耳聪目明,手脚麻利,一阵功夫就将一大把菜洗干净了,站在一旁的我看得眼睛都直了。老婆婆很慈祥,我就跟她交谈了起来,她说:“石湖村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是自小劳动,年纪大了也基本自己扫地做饭,甚至下地干农活;平时喝山上接来的山泉水,吃自家地里种的菜,粗茶淡饭不挑食,早睡早起,没有太多的烦心事,日子过得有规律。”老婆婆还告诉我,她有3个儿子、2个女儿,10多个孙子、孙女,都经常来看望她,给她带好吃的,她很满意,也很满足。

听了老婆婆的热情解说以后,我终于明白了,良好的环境、健康的饮食、规律的生活、平和的心境、孝道的文化,都是村里老人们的“长寿秘诀”。

长寿村之行,我幸运地了解到“长寿秘诀”,感受到了孝的力量,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点评

周卫华:小作者写作很有章法,结构完整、清晰。重点段落详写得当,略写部分不写废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走访长寿村之后探索到的“长寿秘诀”,提炼得非常到位。而且更重点提到了“孝的力量”,这种画龙点睛的一笔,让读者明白大自然的馈赠还不算重点,“孝道”才是让老婆婆“满意、满足”的根源,“人逢喜事精神爽”嘛,人没有烦心事,能不长寿吗?

郝周:这篇文章的谋篇布局合理合情,总体不错。但以后可以改进以下几点:一是借助一个洗菜的老婆婆之口来讲述“长寿秘诀”,虽比作者直接介绍要高明,但是若是作者能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带着读者去发现老人长寿秘诀,则更为高明。二是要少发议论,比如“窗外随处可见绿水青山,果然是养生福地”的后半句显然不适合一个小学生的口吻,况且,绿水青山到处都有,一定就是养生福地吗?

快乐的捉蚱蜢

■广州市小北路小学五年级 孙澍

■指导老师:程琳

今年暑假我有了一个非常有趣又让我难忘的经历——捉蚱蜢。

暑假里我和家人在省内游玩,住在一家山景酒店。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早餐,漫步到酒店后面的小山坡,发现这里绿树成萌,青草茵茵,微风吹来,十分舒爽。我踩进软软的草中,竟然看到有几个东西在跳动,忽一下子,又从草丛里蹦起好多个小昆虫,我大叫起来,跳到妈妈身边抱住她:“吓死我了,这是什么东西,跳这么快这么高? ”

妈妈说:“这里竟然有蚱蜢呀,小小的, 跟草似的,不注意还真看不清呢!”妈妈先在草地上踩一下,看到蚱蜢跳起来,用手快速一捂,就捉到了一只。妈妈把蚱蜢放到我手上时,蚱蜢挣扎的样子好吓人,妈妈说:“没什么好怕的,我小时候经常抓这玩意喂鸡吃呢。你学我的样子捉一只嘛,它不吃肉只吃草,你怕它干什么!”

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捉蚱蜢,捉到了一只了我便兴奋举起来,可蚱蜢竟然如闪电般跳走了。到手的蚱蜢竟然跑了,我看着空空的双手,十分不甘心。再来一次,我有经验了,瞅准一只大大的蚱蜢,轻手轻脚地跟着它,它跳我也跳,趁它再次趴在草上,我用手捂下去,我捉到它了!我捏着它的脚,兴奋地给妈妈看,妈妈给我一个空矿泉水瓶,让我把它放进去。这是我捉到的第一只蚱蜢,有了第一只,第二只、三只就容易多了,一会我的瓶子就装了六只。

我看蚱蜢在瓶子里跳跃着,冲击着,好像要冲破一切阻碍,我不由感叹它们顽强的生命力。临近中午,太阳变得火辣辣的,于是我们收队回酒店了。

捉蚱蜢真是一次快乐的体验啊!

点评

周卫华:作者从怕蚱蜢到捉蚱蜢的过程写得很生动。在母亲的带领下,他一口气捉了6只蚱蜢,捉的过程也写得比较具体,尤其是写第一只蚱蜢逃跑后再来详写如何捉蚱蜢的过程,给人峰回路转的感觉,不由得为小作者的这种写法叫好!最后,作者还不忘描写一下被关起来的蚱蜢奋力挣扎的场面。可惜的是,叙述的过程中,快乐的成分少了点(紧张的气氛多了些),既然题目是“快乐的捉蚱蜢”,多强调一些“快乐”的心情更好。

郝周:这篇文章总体也是不错的,但是写得过于口语化、随意化了一点。比如标题“快乐的捉蚱蜢”语法上似乎不太妥,干脆改为“捉蚱蜢”。又如,第三段第一句,“小小的,跟草似的”,乍一看还挺怪,原来是说“小小的,长得跟草似的。”

读后多一条命的书

■深圳市罗湖区水库小学四年级 阮致远

■指导老师:黄业欣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能救命的书。书的封面上写着“读一本书,多一条命”,看出来了吧,这是一本讲野外生存的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贝克和他的朋友乔纳森的冒险故事,十四岁的他们先是迷路后被不法团伙追杀。为了生存,他们剥下死鹿的皮取暖,吃藏在腐肉里的蛆,采摘覆盆子充饥,喝水苔里的水来解渴……最后,他们凭着丰富的求生经验躲过了一次次危机,找到了团伙的主谋,并将他缉拿归案。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看到死鹿尸体里的蛆时,没有觉得恶心,反而吃掉了许多白白胖胖的蛆,因为蛆的体内含有百分之八十的蛋白质。“蛆虫大餐”之后,他们也没有浪费鹿的皮毛,将它剥了下来用以取暖——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大自然赠与。

这本书是英国作家贝尔·格里尔斯的作品《荒野求生》系列之“狼獾冰原的疯狂追踪”。它让我知道了很多的野外生存技巧,也告诉我在遇到险境的时候,要保持信念,永不放弃希望,同时善于利用大自然给予的任何一件东西。

点评

周卫华:这个题目有点意思,一开始读题目还不太明白,读完后,被小作者感动了——原来读书这么有用呀——还能多条命呢!这种卖关子似的题目,让人更想一口气读下去!读完后,终于明白怎么能多条命了!利用大自然给予的任何一样东西求生,都要感谢大地母亲。同时,“信心、信念、不放弃希望”也是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作者的概括能力很强,用第二自然段这一个段落就把故事梗概交代清楚了。第三、四自然段,自我感触的部分写得很详细,具体。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学到了哪些野外生存技巧,能介绍一二就好了。

郝周:这篇书评有概貌有细节,语言也比较符合小学四年级孩子的行文特色,总体不错。以后可以写得更加丰富一点,篇幅稍长一点。

■征文启事

1. 征文题目: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你的老师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你对哪位老师印象最深刻?

你理想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

教师节刚过,请以“老师”为主题写作,你的文字便是最真挚的礼物。

2.征文对象: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

3.征文体裁:题目自拟,文体自选,600字以内,务必原创。

4.投稿邮箱:xkbxzw@163.com,来件注明姓名、年级、指导老师、联络方式。

我们将挑选优秀作品,请专家点评,并刊登在新快报《作文大讲堂》栏目中。

作文大讲堂·专家团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