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碧桂园扶贫团队送特别年礼 英德300户困难家庭喜拍全家福(2)
日期:[2018-02-13]  版次:[A09]   版名:[新公益]   字体:【
■扶贫团队联同专业摄影师不仅为贫困家庭送上贺年礼包,还专门带上相纸、彩色打印机、相框等工具,一边慰问,一边利用手中的相机为贫困群众拍摄全家福照片。

■摄影师为村中的小朋友拍合影。

■扶贫队员与村民亲切交谈。

■摄影师在现场打印全家福。

■扶贫队员走村过户了解村民的生活与居住情况。

全家福记录着受助村民生活新变化

扶贫队员镜头下的全家福,也记录了村民生活的新变化。

河头村村民阿柱以前住的是泥砖房,前两年经过危房改造帮扶,现在住上了新房子。然而,居住环境有了起色,经济状况依然“骨感”,靠打散工为生的许柱新很渴望获得一份支撑性的固定收入,以解决困境。

自从碧桂园扶贫工作人员来到河头村发展苗圃产业扶贫后,年已不惑的阿柱重新找到了干劲,他跟着村里的产业帮扶队伍,将闲置的五六亩土地集中起来种植桑芽菜。这一天,镜头中的阿柱以地里的收获物为背景,笑容里尽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阿柱对生活态度的变化,正是被碧桂园扶贫队带动的。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思想脱贫是关键。碧桂园扶贫团队来到英德,重要的举措是进一步激发村民内生动力,通过举办技能培训、产业培训等,帮助扶贫对象掌握一门技能,切实提高收入水平。

鱼咀村62岁贫困户严姨和丈夫林叔早年丧子,相依为命多年,在慰问活动中,她抛却心酸,脸上笑开了花。在镜头下,她特意换上节日才肯穿的新装,并用手捋平衣服上的褶皱,才出现在摄影师面前。

灯光打亮,相机“咔嚓”声响起,此刻,严姨和林叔是镜头中的主角。“我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拍过照片了,今天好开心啊。”对着镜头,严姨宛如少女般开怀大笑。

40多年前,19岁的严姨和林叔喜结连理,两人都出身穷苦人家,结婚时不知道应该拍一张结婚照作纪念。

多年来,这对夫妇经历了许多悲欢离合:丧子、水灾、嫁女……不管岁月如何艰难,他们始终携手共度。如今,他们住进了重建的新房子,他们也年过六旬了。在碧桂园扶贫队员的见证下,他们“浪漫”了一次,在结婚四十多年后的这个春节前夕,留下了唯一的一张合影。

拍完照,严姨捧着装裱起来的合照看了又看,高兴地说:“哎呀,拍得真漂亮,我要把照片挂在客厅墙上,给两个女儿和外孙们春节回家省亲的时候看。”这句话,她对着前去慰问的扶贫队员反复说了好几遍。

产业扶贫将给村民送去真正的幸福

村民激动的笑容带有淡淡的辛酸。对此,碧桂园90后驻村扶贫队员江鸿耀深有感触。他说:“一张张全家福的背后,故事很多。我们每天在村子里工作,与村民交流,深刻体会到贫困村落‘空心化’的冷清——年轻人为了生计都出去打工,每年回家和父母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拍照当天,不少家庭成员还来不及赶回家团聚。我想,如果不彻底解决农村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问题,就无法真正令农村活化。只有乡村振兴,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家乡谋生存,图发展,农村家庭才能谈得上团圆。”

小江虽是初到英德工作,但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做好这份有意义的扶贫工作,将福泽送进每一户村民家庭。他想送的幸福,已经寄予在碧桂园的产业扶贫措施中。

小江所在的连樟村,即将打造一片70多亩的高标准农田发展休闲农业。“给附近的城市旅客体验农家乐,欣赏体验农村风光,带动当地经济。”该建设项目在2017年12月开始动工,他的第一步工作便是协调各方,点亮村子里的路灯。

“连樟村有17个村小组,其中5个村小组比较集中,合称为中心村。目前重点打造的地方是中心村组。去年11月以前,中心村组只有一条路有路灯。在村民的要求下,我们一起努力,完成了全村道路的亮化工程。”小江告诉新快报记者,扶贫项目虽然才刚起步,但相信涓涓细流总会汇成江河,为村民带去切实的福利。“拍照当天,这片路灯和村民脸上的笑容一起被镜头记录,村里可喜的新变化,便是最值得我骄傲的成绩。”

“照片是历史的切片,可以重现当时的景象。村民面对镜头的表情、他们的衣着、他们身后的房子,都是历史。或许,这也像一个小的纪录片,很多年后再看,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呢。”碧桂园集团社会责任部总监刘刚表示。

振兴乡村助英德78条贫困村脱贫

扶贫队员口中的“振兴乡村”,也是碧桂园对英德地区的精准扶贫核心理念——既是帮扶,更是为了创建新农村示范村。

在碧桂园扶贫队员看来,扶贫不只是希望贫困户们能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更是希望他们有底气、有自信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眼中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就是每一个碧桂园扶贫人一直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

2017年,碧桂园选定广东省贫困村数量排第二的英德作为扶贫工作主战场,发挥“啃硬骨头”的精神,助力78条贫困村全面脱贫。碧桂园扶贫团队来到英德,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村民内生动力,通过举办技能培训、产业培训等,帮助扶贫对象掌握一门技能,切实提高收入水平,助力英德78条贫困村44791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如今,碧桂园结合英德市农村基层实际情况,设立碧桂园乡村振兴基金,支持受助贫困村中主动申请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自然村,以每村2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激发农村脱贫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振兴。

同时,为更好地帮扶英德市44791名贫困人口脱贫,提升贫困村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碧桂园集团整合多方资源,在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发力,推动英德贫困村加快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等“两不愁、三保障”。

帮扶队员的努力为帮扶对象村落带来变化。刘刚表示:“在新农村示范村援建方面,我们将秉承‘尊重自然生态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扶贫理念。在贫困村整治提升过程中,碧桂园扶贫团队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乡土气息、田园风光,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面子工程,不搞一刀切,防止村村一面,发扬当年在清远打造岭南特色文化村‘故乡里’的成功经验,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