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创新能力居首 广东迈步高质量发展
日期:[2018-03-08]  版次:[A10]   版名:[2018全国两会·粤来越好]   字体:【
■廖木兴/图

3月6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力量作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广东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强省,2017年广东GDP近9万亿元,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连续5年超6万亿元,出口占全国比重超过四分之一。从省政府的表态可以看出,广东并不仅仅要做经济强省,还要朝着科技强省的方向进发。有代表希望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部署新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大湾区创新经济。也有代表建言,在新型研发机构为广东科创助力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策划: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黄婷 沈逸云

■采写: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李应华 黄婷

数据

5年来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2.96%

去年,由科技部连续19年发布的关于区域综合创新能力的评价当中,广东首次位列第一。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3万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达6.7万亿元,年均增长11.4%。这是对广东过去5年坚持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依靠创新驱动率先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最好表彰。

2017年,广东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年来广东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2.96%;共有9138家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减免金额达373.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基本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预计达3.3万家左右,是2012年的5倍,总量位居全国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9516.92亿元,增长1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8%,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众创空间达73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超777家,国家级区域型双创基地5家,均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广东还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建立科技计划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推进科技项目资金管理“放管服”,赋予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更多自主权,最终推动广东区域创新能力首次跃居全国首位。

案例

“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支撑地区新发展

“外界都说我们是‘四不像’,看上去像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德保很喜欢用这个玩笑来自我介绍,位于广州开发区的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是一家典型的新型研发机构。该研究院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合作共建,于2015年签约成立,按企业化方式运行,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与传统研发机构不同,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从诞生开始就是一个面向市场的研发机构,运营机制非常灵活,摆脱了政府是投入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得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了科研机构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创新。”王德保介绍。

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目前已建立研发中心13个,引进了微小型超级电容器、可快速充放电铝离子电池、超宽带无线芯片等10多个高科技项目落户广州。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只是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广东经省政府批准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已达219家。其中珠三角地区共有191家,占总数的87.2%,形成以广州、深圳为龙头,其他地市联合跟进的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撑了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新型研发机构的成果转化能力还在不断增强中,据统计,近三年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不断增加,2017年预计达到614.5亿元,平均每家机构达到2.8亿元;机构总收入预计达到1015亿元,平均每家机构达到4.6亿元,近三年总收入增长率达到45.7%,可持续造血能力不断强化。

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广东还获得了连带的辐射效应,这些机构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而通过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合作研发等方式,这些机构服务3万多家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孵化1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三年成果转化收入达1538亿元。

代表建言

从国家层面解决新型研发机构政策落地难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

8年里,刘若鹏一手打造的光启已从最初新材料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军民融合领域的技术创新企业,实现了从创新型技术研发向生产力转化的变革。他介绍,从实验室出来的第一步就是完成军民融合,在国防领域实现装备化、工程化,再推广到各行各业。军民融合既能使全社会先进技术、人才迅速转化为国防战斗力,从实验室向生产力的重大转变,是一件“一本双利”的事情。

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的带头人,他从自己的经历谈到,要促进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动力,需要从国家层面解决新型研发机构政策落地难的问题。在他看来,尽管广东省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作为新生事物,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带来发展优势的同时,也存在身份不明确的尴尬。在现行的政策体系里,部分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创新发展的新生力量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

他举了一个例子,香港高校、科研机构在粤设立的分支机构在进口仪器设备等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时,不符合相关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因此也未能享受免税政策。因此,他建议制定促进与各地企业研发和高校科研合作相适应的研发小设备通关便利政策,同时,对于科研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的跨境运输及使用,给予保税货物等通关便利。针对高校、科研机构设立的分支机构在进口仪器设备时享受相应免税政策提供更多政策依据。

全国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

建议从国家层面部署粤港澳大湾区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此前有代表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首先是科技的大湾区,王瑞军对这种说法十分赞同。“实际上国家也是这样规划的,所以提出要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王瑞军解释。目前,粤港澳互为毗邻,但在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政策的衔接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需要基础设施先行和政策体制机制创新。同时,要把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配置和流动这些制约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来实现、发挥相互的优势,互利共赢,形成一个创新立体化的局面。

王瑞军指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建设了北京上海两个科技创新中心,实际上广东省希望能够在十九大以后,国家层面新部署一个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样可以发挥广东的产业优势、香港的金融和国际化优势、澳门的区位会展优势,整体上形成一个大湾区的创新经济,这对广东的发展,甚至支撑全国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