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城市建筑限高30米,是理智的规划态度
日期:[2018-10-29]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郭元鹏

据报道,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见得多了,越建越高的大楼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去年10月起,北京密云城区未开建的建筑平均高度从60米降至30米左右,不仅建筑规模一下子减少了240万平方米,更为市民留出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最美风景线。据密云区规划分局的负责人介绍,实施城区建筑限高的目的就是想给市民打造一个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越来越大,建筑也越来越高,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大楼,成为了“巨无霸”,成为了“姚明版的建筑”。这样的城市,固然展现着“城市的现代化”,却也因此而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丛林”。

市民生活在“姚明版的建筑”空间里,有了压抑的感觉,就像大海里的鱼一样,生活在“海底世界”里,高密度的建筑,高大全的建筑,让人们有了透不过气的窒息感,总想“探探头”“透透气”。于是,闲暇的时间里,人们习惯于开车驱离城市,到郊区去转转,到农村去看看。

那么,如何让人们生活更加惬意,让城市空间成为“清清的池塘”,让人们能够在城市的空间里做“快乐游泳的鱼”?据称,规划部门在前期做了非常详细的调研,不仅征求群众的意见和感受,而且找到了最为科学的“城市的高度”,他们出台了新的“建筑规则”,今后新建建筑,原则上不超过30米高度。

“建筑限高30米”的好处是什么?一个是,让市民在城市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能够生活更加舒心;一个是,让风可以顺畅地进入,阳光可以照耀着城市空间,有利于空气的扩散,形成通风廊道;再一个是,降低了城市高空的安全隐患。此外,“建筑限高30米”,需要的是一种情怀。密云区选择放弃了对土地价值的依赖,目的只是造福市民,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在很多地方都在把“城市长高”作为发展追逐成果的时候,“建筑限高30米”让我们看到的是理智态度和为民情怀。实施“城市建筑限高”,让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住的也是乡恋之美。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