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慢性胃炎令人困扰 中医整体治本 西医局部治标
日期:[2018-11-27]  版次:[A20]   版名:[新健康]   字体:【
■廖木兴/图

刘子志

胃部隐隐作痛,不想吃饭,饭后又饱胀得难受,还经常反酸,进食后症状较重……慢性胃炎的种种症状让人好不困扰。专家指出,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70%-80%的患者在胃炎早期甚至是胃炎形成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无任何不适。据研究资料显示,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总患病率超过50%,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男女间无差异。

■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小固

慢性胃炎主要病因 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固生堂广州东山分院、东山名医工作室中医内科、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刘子志表示,除了情志失调、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还有其他因素可造成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80%的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少数患者被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尤其是A型萎缩性胃炎伴恶性贫血者。自身免疫机制。十二指肠液反流。可产生炎症反应而损伤胃黏膜。胃黏膜损伤外源性因素。如长期摄食生冷酸辣等粗糙刺激性食物、大量饮酒、高盐饮食和服用刺激胃黏膜或易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

目前,一致使用幽门螺杆菌、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这5种形态学变量,并依据每一变量的程度(无、轻度、中度、重度)进行分级,来评判慢性胃炎病情的轻重。一般认为,肠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异型增生是癌前病变。

西医治慢性胃炎 可进行局部治标

“治疗慢性胃炎,应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运用中医辨证调理方案从整体层次治本,应用西医疗法从局部治标。”刘子志称。

西医治疗慢性胃炎,对于无症状、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需特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有胃黏膜萎缩、糜烂或消化不良症状者,建议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有上皮内瘤变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癌变);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者,可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抑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者可用促胃肠动力药;而伴胆汁反流者可应用促动力药和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具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腹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者,可考虑应用消化酶制剂。

中医辨证论治“邪去正安”

刘子志认为,“久病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幽门螺杆菌会否感染、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发展,均取决于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程度。提高机体抵抗力,除非药物疗法外(非药物疗法主要为:调情志、节饮食、适寒温、宜居处、适当运动等),主要是调理机体的气血阴阳,有助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更有利于癌前病变乃至胃癌的防治。

祛邪主要是依据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方剂的整体疗效,祛邪外出,从而达到“邪去正安”的治疗目的,主要方法为:疏肝理气、清热利湿、解毒祛湿、理气活血等。

30岁以上应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刘子志建议,3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胃镜检查一次,以判断慢性胃炎之有无;应纠正不良精神刺激和饮食习惯;重视慢性胃炎与贫血之间的关联性,出现贫血时,一定要考虑到慢性胃炎;重视慢性胃炎的全面认识治疗,不要孤立性地认识慢性胃炎,以免错过更为严重的疾病或误诊。如“胃不和则卧不安”,即失眠与慢性胃炎之间有关联性。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检查与治疗,刘子志表示,首先是进行血清学检查,必要时做13C呼气试验进一步明确诊断。

●专家简介

刘子志

固生堂广州东山分院、东山名医工作室中医内科、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产业化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健康管理分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医药内科临床与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等10余项,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多篇,参与完成的科学技术成果曾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擅长:内科杂病,中医脾胃系统及糖尿病相关疾病,尤其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食管炎、慢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等炎症性肠病、便秘,以及与脾胃有关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