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探课卓越大语文 穿越时光体验古人衣食住行
日期:[2018-12-04]  版次:[A23]   版名:[新教育]   字体:【


扫码预约 师出有“鸣”见面会

新快报教育观察团第1期活动圆满举行

当月历书剩下最后一页,12月的脚步来了,一年即将结束,但对于新快报教育观察团而言,这是个开始。

12月1日,周六下午,新快报教育观察团首次线下活动选择与卓越教育合作开展——15个家庭组成的新快报教育观察团来到卓越教育杨箕校区,实地探课卓越大语文,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坐上《幼学琼林》的时光机,回看古人的衣食住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新快报记者 陈思陶

遇到《幼学琼林》,“那我就发大财啦!”

大部分学生对于《幼学琼林》感到陌生,卓越大语文名师“大米老师”陈敏老师提议学生通过组词来理解。幼即幼童,学即学习,琼即美玉,林即森林,它是古时儿童学习启蒙的读物,内容包罗万象,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陈敏老师以此书为窗口,带领学生一探古人生活日常,课堂上乐趣与知识兼备。

还没有翻开书本,书名已经让学生“垂涎”。美玉已是珍宝,再遇到美玉汇集成的“琼林”,现场学生感叹:“那我就发大财啦!”在一片笑声中陈敏老师带领家长和学生一起翻开《幼学琼林》的篇章,回到没有手机、iPad,也没有橙汁、可乐的古代,从古人生活的点滴间学习国学知识。

古人生活大不同,学习传统文化乐趣多

古风时尚“从头”开始,陈敏老师便从冠帽讲起。首先释义“冠”,从甲骨文等古文字入手,通过文字动画形象地展示了“手里拿帽”与“戴帽”的文字内涵与演化,同时讲解了“冠”作为多音字,在不同情况下的读音。

接下来讲解“冠”的用途与文化意义,利用卡通形象展示皇帝用的冕冠,文臣戴的文冠,武将配的武冠。学生们在猜测古人男子多大年龄“加冠”的问题上表现积极,过半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20岁;而在古代女子多大年龄“及笄”的互动中,学生们纷纷表示不敢相信古代女子15岁就成年、可以结婚生子了。

“衣”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古人的服饰文化与特色。陈敏老师从自己身穿的古代服饰讲起,原来在不同时代,古人流行的衣物不同,汉朝穿曲裾、魏晋流行大袖衫、宋代风靡褙子;不同身份和职业的人,衣着也有所不同,学生看着一幅幅卡通画,通过衣着猜测主人公的身份,原来白丁着布衣,读书人穿青衿,练武之人穿短后;不同民族的人,穿衣方式也不同,陈敏老师通过字母“y”的形象,让学生巧记古代汉族穿右衽,少数民族穿左衽的文化特征。

不仅要学还要演,

嘀嗒剧场上演“杜康造酒”

学习了古人衣食住行的知识后,助教给学生发了随堂小测验试题,不到5分钟,学生们纷纷举手表示已经完成,且答案正确,大家都扎实掌握了课堂所学内容,随后助教为每位学生发送了小礼物以示鼓励。

在卓越大语文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与表达演绎。课后的嘀嗒剧场就是用于巩固、表演所学知识的环节。本次表演的典故是“杜康造酒”,学生们积极争取上台表演的机会。经过陈敏老师的指导,学生的表演有模有样。学生扮演的部族首领黄帝提醒陈敏老师扮演的杜康“要换着不同的地方存放粮食”,但藏在树洞里的粮食变成了“水”,这让杜康十分着急,而学生扮演的小动物们喝了这些“水”后身体不受控制,走路歪歪扭扭,嘴里赞叹着“好喝”,杜康也忍不住试了试这些“水”,发觉十分美味,就献给了黄帝,从此酒便诞生了。

看到孩子们在台上大方自信的模样,有家长表示:“将传统文化知识和剧场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让学习有趣又有效。”

新快教育观察团

加入新快报教育观察团丰富教育体验

随着嘀嗒剧场落下帷幕,卓越大语文探课活动也到了尾声。家长和学生在体验了大语文课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后,纷纷向工作人员咨询课程详情。在家长学生意犹未尽中,新快报教育观察团第1期活动圆满结束。

应家长和学生要求,第2期卓越大语文探课活动也即将开启,欢迎家长关注“新快新学堂”,了解最新资讯。

新快报教育观察团也将继续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多种活动,如公益亲子活动、校长面对面、培训机构免费探课、户外写生课堂、小记者写作课程等。搭建探访学校、围观校外辅导班、与校长面对面交流机会,志在解家长学生之忧,让更多家长在教育路上找到知己,也找到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时间不便未能参加观察团的家长,亦可扫描右边的二维码,报名预约参加卓越大语文师出有“鸣”牛师见面会活动。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