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穗开幕
日期:[2019-06-11]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昨日,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组委会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左)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组委会供图)

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等大咖云集,共话生物领域发展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吴晓娴 黄闻禹 通讯员 符烽

昨日,作为中国生物产业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品牌盛会,以“迈向生物经济新时代:创新、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下称“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幕。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生物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500强企业代表等多名高端专业人士云集广州,共话生物产业的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幕。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曲凤宏出席。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任志武,大会组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以色列前贸工部部长、前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主任、广州中以生物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苏格·基莱特曼致辞。

据了解,6月10日到12日,为期三天的大会,将通过高层论坛、专业分论坛、项目路演、产融对接、成果展示、专题科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现生物领域最新发展态势,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高端资源向生物产业集聚,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以共同推进广州、广东省以及我国生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广州南山 科创基金成立

2亿资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当天,第十二届生物产业大会的分论坛——广州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对接会暨广州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常态化精准对接会第6期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资金规模达2亿元的广州南山科创基金在会上正式签约落地。该基金将重点投资生物医药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采用“企业+技术+资本+中介机构”模式,旨在发掘好的投资标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钟南山院士在会上表示:“中国的生物产业发展速度落后于国外,但现在形势很好,我们其实有很多好想法或好做法,需要政策的正确引导。大学和科研所就是做转化。转化方面我们是落后的,但是有很大的潜力。相信两三年后,我们的生物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能够走在世界前沿。”

大咖说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广州发展生物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1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最关注新药品的研发问题,并指出广州在发展生物产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新快报:这次生物产业大会您比较关注哪些方面?

钟南山:我个人比较关心生物医药产业的进展。在新药品研发方面,我注意到几款新星。一是东莞一家企业开发的最新型抗流感药物,其抗流感功能比达菲强1000倍。第二个药品是两个研究机构共同研发的抗痨药物,它结合了很多耐药菌株,抗痨时间长,全新机制的药物在5个月之内能有效控制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第三个是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疫苗,如果疫苗研制成功,将来根治脊髓灰质炎很有希望。

新快报:广州在生物产业领域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出色?

钟南山:广州呼吸病研究所现在每个月至少有1至2次全国呼吸系统疑难病例网络大查房,一些我都没见过的疑难杂症可以通过网络一起讨论,其中约80%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通过网络大查房,我们能把先进的技术、理念传到全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新快报:对广州发展生物产业有哪些期许?

钟南山:广州这两年在产学研转化方面走的是比较实在的路子。我们非常需要联合协助,现在我感觉我们步伐走得有些缓慢,没有很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背景下,广州可以与香港、澳门等城市加强合作,互相补充。比如对地区间的交流加大支持力度,或者参考香港的税收政策,给予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和人才更大的税收优惠,以便于生物产业更好地发展,研发产品能更快进入临床。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

大学教育在“产学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本届生物产业大会上,“产学研”成为被讨论的高频词。“产学研”相结合,是指生产、教育、科研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对此,在昨日大会活动中,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表示,在生物产业的发展中,“产学研”三个方向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大学教育在其中地位尤为重要。

“有时候人家问我大学是做什么事情,我说并不是上课而已,大学的任务是保存、发展、传递和应用知识。”段崇智认为,在“产学研”中,知识就是根基,“从大学开始,从年轻人出发,教授他们技术和学问,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人才在‘产学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前,精准医学、精准医疗、未来医学等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香港中文大学在“产学研”上又如何发力?段崇智给予了回应。他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每五年就会制定一个发展方向,包括转化医学、大数据和资讯工业机器人、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等,“这几大方向都直接和人类的健康、地球的健康有关系,所以我们这几年做了这几方面的研究发展”。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