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昔日握手楼与小作坊 改造引入科创园项目
日期:[2019-07-27]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变身”不到一年,不仅治理了环境,更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

海珠大塘片区请来“大管家”,清退逾60家工厂引入高端产业

以往,人们对广州市海珠大塘片区的印象大抵都是产时装、污水流、三线乱。然而,如今这一布满小作坊与握手楼的片区,却逐渐成为科技创新基地,聚集科技成果和人工智能转化基地、高新技术生物医药公司和高端人才培训机构,前后“变身”用了不到一年。日前,新快报记者来到该片区,发现海珠区近两年来开始引入了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出租屋代管,“大管家”不仅治理了环境,更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整治

3个月内清退了62家小工厂

在海珠区大塘东胜新街16巷,7栋岭南特色风格的建筑内聚集着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健身学院、烘焙教育等领域五六家企业。而在一年前,这些房屋还是质量参差不齐的握手楼,外立面老旧随意,首层则都是以小作坊为主,二层以上大部分为工厂宿舍,头顶上“蜘蛛天网”遍布,地面上则随处可见低端服装加工后丢弃的边角料,卫生、安全等隐患藏匿于四处。

对于这一系列的变化,这一片区域的“大管家”、德臻集团总经理龚瑞聪介绍,去年6月,广州艺宝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代管企业,被海珠区委、区政府引入大塘地区,通过整体租赁的形式取得上述7栋建筑物的经营使用权。

这3万多平方米的物业里,一共拥有77家商户,其中小型制衣厂、复合压折厂、印花厂、绣花加工厂、缩水厂等就有62家,均与制衣领域相关。另外15家商铺,则集中于小五金加工、装饰建材、汽车美容、小食和小宾馆等多个领域。

“我们花了3个月的时间,清退了62家制衣厂,并完成了外立面的装修。”龚瑞聪表示,要将物业升级,最终实现产业升级,第一步就是对现有的低端产业实施腾退。“那些厂家、商铺手中也是手握着房屋租赁合同的,我们作为物业代管方,肯定不能强制清退,也不能断水断电,只能柔性地疏导,晓之以理的前提下,帮他们寻找出路,并给予一定的搬迁补助。”2018年8月底,与制衣相关的小工厂全部清退;同年10月底,剩余的15家商铺亦完成了“退场”。

改造

引入高端产业 提升土地价值租金翻了番

在腾出发展空间后,科创园项目全面入住、装修。到了11月,便开始有一系列高端产业进场合作。“此时的房屋租赁租金,已经是原业主将物业出租给小工厂、商铺前的3倍以上,地方政府租赁税收即时翻十倍。”龚瑞聪表示,入住企业的利税大增的同时,更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同时还能引进高端人才,解决就业问题。

日前,新快报记者来到德臻科创园时,昔日头顶密如蛛网的管线已然消失,代之以入墙、入地的管道网。即便刚经历了一场大雨,硬化的地面上也再没有横流的污水。

而在昔日的阴暗、嘈杂的服装、加工厂所在地,则被一间间窗明几净的课室、办公室所取代。在大楼的瑜伽教练馆内,青春、朝气的年轻人在课室里跟随着印度教练做着各种难度的动作。“这里不是普通的瑜伽馆,而是培养瑜伽教练,这些教练未来就是健身馆、瑜伽馆的经营者。”该培训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据初步计算,这家租赁了科创园半层楼的人才培训机构,每位瑜伽教练学员和烘培学员的培训费用在万元以上,每月招收的学员,有来自全国范围的上千人规模。这家人才教育机构每月的经营营收,便在千万规模,一年就超过了一亿的规模。

“仅是这一家人才培训机构,甚至已经超过了之前70多家商户的总额。”龚瑞聪称,目前园区主要以央企、上市公司、科技、文创与设计类的品牌或标杆企业为主。原先7栋楼的出租税每年有10万-20万元。第三方代管后,不仅租金上浮,还减少了消防安全隐患,预计将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办公从业人员达2000-3000人。前三年各企业创造税收收入预计每年超过千万元。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