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心系疫情,广美教授为武汉提笔助威
日期:[2020-03-08]  版次:[A12]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梁世雄 英雄城市

■蔡克振 心力铸长剑 武汉斩疫魔

黎伟明 消失中的冠状病毒 (广东画院签约画家)

陈训勇 致敬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

卜绍基 春暖花开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广东省青年美协常务副主席) 《春暖花开》通过描绘寒冬过后,大地上盛开的鲜花以及雀跃枝头的欢乐景象,梅花的傲雪风霜以及牡丹的雍容大度正好体现了中国人民历来的那股坚韧不拔,久历风霜,临危不乱的气度,更象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这场突如其来的疫症,最终一定能取得胜利。

林默莉 别怕,加油 (广东青年美协理事,广东品墨堂艺术总监)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中国数以万计的逆行者,纷纷赴疫区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致敬可佩的白衣战士!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我们对武汉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情。”近日,广州美院两位年近90岁的老教授蔡克振、梁世雄提笔创作为武汉加油。广州美院的前身是“中南美专”,于1953年诞生于武汉,作为曾在中南美专学习,并参与了武汉防汛的两位老教授,此刻身在广州,时刻关注疫情,为身在武汉的朋友加油鼓劲,还创作了书法作品,表达他们心系武汉、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情怀和理念。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从图画长江大桥到书写“英雄城市”

1953年中南美专在武汉成立时,梁世雄是绘画系的首届学生,同班的还有容庚先生的女儿容璞。后来成了他的妻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笔下的长江壮怀激烈;“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笔下的长江气势磅礴。梁世雄在学生时代经常在黄鹤楼眺望长江,感受长江的壮美、浩荡。

在1954年的武汉防汛大会战中,梁世雄还创作了不少美术作品。而在武汉长江大桥开建后,中南美专的师生,乃至全国各地的画家们,纷纷前往写生,深深感动于长江第一桥的壮观景象和建设工地的火热场景。到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快要合龙时,梁世雄已经留在彩墨画系当干事,跟着关老、黎老工作了,容璞则进了武汉市美协工作,于是两人一起合作了《长江大桥合拢前夕》。这也是他与容璞唯一的一张合作作品,去年梁世雄到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这张作品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了。

1958年,中南美专迁至广州,但目前梁世雄也有一些同学还在武汉。这段时间,梁世雄每天都在关注疫情的变化,并与在武汉的同学联系了解他们的近况。“他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对武汉有很深的感情,他通过艺术表达对现实的关注。”梁世雄女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罗兵告诉记者,除了创作书法作品《英雄城市》为武汉加油之外,梁世雄笔下的松、梅诠释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弘扬了一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种艺术表现力源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提取。

美术抗洪,书法“抗疫”

现年89岁的蔡克振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都是在武汉完成的,他对武汉的感情尤其深厚,他记得在中原大学文艺学院读书的时候,就经常用文艺的形式宣传,后来他考进中南美专美术系,记忆最深的是参与1954年的武汉防汛救灾。胡一川院长带头,师群党委书记带头成立了中南美专青年防汛突击队,师群担任队长,袁浩老师和蔡克振担任副队长。

“我们师生和解放军手拉手一起站在防汛堤上,一边唱歌一边抗洪。”蔡克振说,大家都怀着一种乐观主义的精神,怀着战胜洪水的决心和勇气。

与此同时,学校也进行了积极的美术宣传,黄鹤楼、江汉关、民众乐园,都有师生们的宣传画,蔡克振创作的《鱼的对话》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曾拍摄了一部电影《武汉的防汛》,片头就是这张画。在后来的庆祝胜利会上,蔡克振还获得了武汉市防汛总指挥部颁发的二等功奖状,蔡克振至今还珍藏着这个奖状。

“我很怀念武汉,我在那里度过了很长一段美好的时光。”尽管现在不方便出门,蔡克振还是每天关心疫情的进展,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此外,他也关注到艺术家们关于疫情的艺术创作,“有人跟我说有些艺术家画得不好,我一看确实不好,但是我觉得还是要以鼓励为主,艺术家的任务是创作让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关注人民的情感。”

《心系江汉,情满南山》《心力铸长剑,武汉斩疫魔》,蔡克振提笔写下对武汉人民的关心,表达“抗疫必胜”的信念。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