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将成未来发展趋势
日期:[2017-11-17]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图为在人工智能护理展区,某参展商正在演示人工智能护理床的使用。

第四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开幕,一系列新型养老产品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采写: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通讯员 李端莹 印锐 王捷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广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下称“老博会”)昨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幕。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养老博览会,本届老博会规模达2.2万平方米,吸引来自荷兰、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新西兰等12个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国际展商近100家。预计三天展期将迎来5万专业观众到场参观采购。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系列新型养老产品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机器人“护工”外形可爱功能强大

第四届老博会顺应老龄产业发展大势,聚合了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企业和国际领先品牌,展示无障碍、智能化、康复护理、养老地产等健康养老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

智能化展区助老科技新品尤为吸睛。展区里机器人“护工”,外形可爱,功能却很强大。除了陪伴娱乐,它可以24小时在病房巡视,实时监测被护理对象的行为、姿态,发现异常情况即可及时报警,远程求助,医疗专家也可以远程查询老人的健康指标并问诊。

该机器人“护工”的生产商,深圳某智能工程公司市场总监何金晓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国内智能机器人技术跟日本相比,在减速器等硬件方面还有差距,但是软件方面条件比较成熟,养老市场的需求也很大,称得上是“爆发前的黑夜”。

无障碍生活展区则展出了前沿的适老家居和卫浴。智能全自动坐便器独具自动开合、除臭、冲洗一系列感应功能,让老人有智能舒适的体验。

康复器材、辅助器具应用广泛,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康复护理展区一款电动移位机可以通过单轨滑动悬挂点下连接的躯干马甲,给予患者垂直方向减重支持及保护,降低移位风险、提高护理效率。

养老地产展区集结不同养老项目的多元化运营模式,“药、医、养、健、游”五位一体的健康养老新方式、社区嵌入式小微机构、医养融合养老社区,让现场观众对未来养老生活浮想联翩。

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养老服务业社会化成果展示厅”则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让老人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亮相老博会。135平方米的展厅设为广州养老综改概述、助餐配餐情况、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成果、公益创投成果、智慧养老五大板块。主要展示广州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工作成效、助餐配餐情况、养老服务企业(机构)的养老服务项目和产品及特色经验做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取得的成效和“平安通”紧急呼援服务等。

在接下来的展期中,老龄康复辅具发展论坛、老年医学学术会议等高水准专业论坛和医养机构、养老地产“一对一”采购配对会将陆续召开。

全省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现象将进一步加剧

开幕当天,以“中国老龄产业——在提升质量与效率中砥砺前行”为主题的2017中国国际老龄产业高峰论坛主论坛、分论坛同期召开。

广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巡视员、广东省老龄委委员王长胜在论坛上致辞表示,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广东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截至目前,广东省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334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4.6%。“十三五”期间,全省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现象将进一步加剧,按照每年以3.5%速度递增预测,到2020年,广东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539万,占比升至15.9%以上。

近年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广东省积极应对,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他也表示,目前仍有一些瓶颈问题有待解决,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总体不足;养老服务能力区域发展不平衡;养老服务人力短缺矛盾突出,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亟待提高等。

他表示,下一步,广东省将会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发展规划,出台更多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过好老年生活,首先是要有积极健康的养老理念。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在论坛上提到,人们对养老还存在很多误区。他认为,养老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要刻意把老年人同社会隔离开来。

此外,根据美国艾尔德教授的“生命历程理论”,老年病特别是慢性病,是生命历程的积累、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结果,因此老年健康要从中青年抓起。目前老年人存在“三大健康误区”: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度用药治疗、过度养生保健。

“养老不仅要存钱,还要存肌肉,”他总结说,“工作、学习和参与是最好的养生和养老。”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综合处贺婷则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作了一番展望。她表示,未来我国要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抓住大机遇。首先是做活存量,鼓励整合改造厂房、商业设施、存量商品房用于养老服务。其次是做大增量,鼓励开发居家养老、社区支持、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最后是做好质量,以人为本,变粗放为精细,加强质量监管。

专家说法

“好的环境可以减少 老人的压力和恐惧感”

“不是一个愉快的环境,很压抑,像是机构,不像是一个家庭环境,缺少社区活动。材料、产品,可以看出对设计没有太多投入。”这是荷兰某建筑事务所中国业务总经理黄寅在考察了一些中国的养老机构得出的观感。

据他介绍,荷兰有六七十年的养老发展经验,形成了一套基于幸福感的老年养护方式。他们让老年人生活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中,有家庭感,主动投入、主动参与。体现在建筑的设计中就是营造一种“治愈环境”。正是有了这一套快乐养护的理念,他们设计出了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养老项目——鹿特丹生命公寓。

养老机构里,有记忆博物馆、艺术工作室和图书馆。如果老人愿意,他们甚至可以在机构里养猫。

传统建筑的走廊单调、狭长,黄寅所在机构设计的走廊为了照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100米长的走廊上会使用各种彩色的搭配,并设置公共的休息区,方便老人随时停下来休息,也可以与其他老人互动。

为了避免老人产生孤独感,他们会把条件合适的养老机构设置成开放型,把社区引进去。例如在机构旁边设置电影院、商场和高级餐厅等青年人也愿意活动的场所,或是给小孩子游玩的场所,这样能让老年人更多地跟他们接触,参与到社区中。

“好的环境可以减少老人的压力和恐惧感,我们要打造的就是一种泛家庭文化。”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