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查验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该忘
日期:[2018-01-23]  版次:[A27]   版名:[慧生活·护]   字体:【
■廖木兴/图

近年来糖尿病发展趋势迅猛、防控难度不断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而准确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并将其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对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实现有效诊治至关重要。专家认为,糖尿病诊断金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我国需要更重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新快报记者 梁瑜

血糖偏高、复查正常 还是诊断为糖尿病

因为在单位例行体检中发现空腹血糖为8.2mmol/L,体检医生告诉小陈可能有糖尿病,建议他到医院复查确诊。小陈对此非常担心,因为母亲已经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而失明了,他不想步母亲的后尘,于是,过了半个多月,他又接受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发现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仅看空腹血糖,小陈复查的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但糖化血红蛋白提示异常。医生诊断,小陈有糖尿病。

“体检空腹血糖和复查空腹血糖有差别,一是和生理性波动、个体的生理性因素差别有关,二是在初次发现空腹血糖异常后,很多人会采取限制饮食、加强运动等自我治疗措施,使空腹血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实际上并未体现真正的血糖水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卞华教授在日前罗氏诊断全新cobas c 513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中国上市会上称,门诊中经常遇到类似的病人,如果仅查空腹血糖,或做OGTT,就会导致糖尿病漏诊。

糖尿病诊断金标准

是糖化血红蛋白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1.09亿人,占全球患者的26%。预计到204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到1.51亿人,相比于2015 年增加近50%。然而根据2017年IDF数据统计,有50%的糖尿病前期未被诊断,导致患者未能及时进行糖尿病防治。因此,早期诊断监测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糖尿病诊断指标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空腹血糖(FPG)。但多项研究发现,由于个体内差异以及操作标准不同,OGTT与FPG诊断糖尿病的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可能造成漏诊。“不同研究发现,OGTT和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的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如果仅查空腹血糖,漏诊大量高血糖人群。我国心脏调查发现,仅查空腹血糖,会漏诊80%的病人。”卞华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潘柏申教授表示,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其稳定性佳、简便易行等诸多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临床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

“糖化血红蛋白除了是糖尿病诊断的相关参数,还是代谢控制的独立参数、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参数、疾病管理的治疗目标、非糖尿病患者的独立心血管风险参数等。”卞华称。

我国仍有数千万糖尿病患者

不检测HbA1c

与OGTT、FPG直接检测血糖水平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缓慢形成的非酶促反应产物,可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血糖监测金标准。卞华称,相较于传统诊断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不受急性的血糖波动影响,因此患者无需空腹或特定时间采血,可更准确地反映关于糖尿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的信息,对于糖尿病的筛查、诊断、监测及预估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据记者了解,200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IFCC)共同推荐将HbA1c用于糖尿病诊断;2010年,ADA指南将HbA1c≥6.5%正式纳入糖尿病诊断指标;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切点诊断糖尿病。在我国,HbA1c检测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将HbA1c作为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研究显示,中国仍有超过8700万糖尿病患者不检测HbA1c。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诊疗管理水平,推进HbA1c检测临床应用势在必行。”卞华称。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