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应对教育资源失衡,“共享教师”作用不宜夸大
日期:[2018-04-11]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来论

■明军

4月9日,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山村中学迎来了一名“大咖”——特级教师李春旺。本学期起,他走出工作所在学校,给深山里的学生上课。打破学校界限壁垒,使全区优秀教师资源实现共享,让全区的学生无论在哪里就读,都有机会聆听到优秀教师授课,这就是北京刚刚推出的“共享教师”制度。

地处深山区的斋堂中学,因为师资匮乏,又赶上中考改革,过去地理学科不参加中考,师生都不太重视。今年许多学生都选了地理学科,本来教师就紧张,哪里去找地理老师?于是,“共享教师”来了。毫不夸张地说,特级教师这种“大咖”之于一些教师资源匮乏的山村中学,无异于是荒漠中的一泓清泉。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3万所,在校生1.4亿人。上学难问题基本缓解的同时,上好学校难,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公平与质量问题凸显,教育焦虑一度是热门话题。

门头沟区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制度,区域内公办校的优秀教师可以打破校际界限,实现跨校流动,除了在本学校授课以外,还要到区内其他学校兼课。教师共享,盘活优质资源,缓解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解放优质教师的“生产力”,让城乡学生共享公平教育有一定积极意义。

但是,同样需要看到,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靠“共享教师”单一手段仍是不足。择校热、掐尖大战轰轰烈烈演绎了这么多年,优质的教育资源却总是稀缺品,背后有多重因素叠加,而由此衍生的焦虑可不是打破教师的学校界限壁垒就能纾解的。

要看到,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主科教师,往往面临沉重的教学压力,有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长期支援其他学校还是两说。同时,即便优秀教师们有意愿,学校、学生和家长们能不担忧?多所学校任教,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吗?重重因素叠加,让“共享教师”充满了不确定性,其效果也很难尽如人意。

归根结底,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是一个长期命题,“共享教师”算是局部性的微调,其作用确实不容忽视,但也不宜夸大。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其实很难彻底改变,毕竟资源的优劣是相对的,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总会存在差别,而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但是,缩小差距补齐短板让教育这个木桶装上更多的水,却是可以实现也必须实现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