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校办公室总是想着法儿向老师致谢。
加拿大企业很重视员工的吃喝玩乐,本来么,把员工伺候好哄开心了,大家干起活来才有劲嘛。
我们校长可谓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对“吃文化”尤其情有独钟。每年学期结束,他都自费请我们去他家吃一顿,从买材料到烹饪,主要靠他和他太太一手操办,他服侍我们那股殷勤劲儿,一点不像是个领导,让我们感到怪温馨的。
平时,我们也能听到学校广播通知:“员工休息室有食物,请大家前往享用。”所以搞得我有时把带去的午饭又带回家当晚餐。
话说回来,加拿大到底是块多元调色板,企业就像是一个迷你联合国,各色人种都有,企业行事都得照顾到不同族裔的文化背景和饮食习惯。我注意到,我们学校每次提供的食物不管是印度菜(我们校长是印度裔)还是本地菜,都会为素食者提供一份他们专用的餐,就连我们上校长家聚会,他也准备了素汉堡。
我们国际部肯尼老师就组织了“喝汤俱乐部”,隔周的星期五,在她的教室可享受向所有老师提供的一荤一素两种汤,也是顾及素食者。
除了吃喝,每年春假校长都会组织一次去北非的旅行,去年和今年去的都是埃及,因为去年回来的同事说不仅有看头,对教学也有帮助,所以有些去年未能成行的老师便要求校长今年再次组团。
其实我喜欢的不是我们学校的吃喝玩乐,而是空气里弥漫的“感恩”氛围。
我们校办公室总是想着法儿向老师致谢。每年教师节固定地给老师派糖(家庭自制果仁巧克力)、送咖啡、贺卡等等常规项目在此就不提了。还是说说学校去年的新主意吧,学生做了一些巴掌大小的粉红色卡片,上面写有每个学生的名字,贴得学校到处都是。我以为只有学生有,就没去领卡。没想到活动结束,我竟在自己办公桌上发现写有我名字的卡,原来学校也给我们老师每人做了一张。
我的上面写道:谢谢你的微笑和甜美的气质。我领导那张上面写什么我没问,但我想一定是充满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吧。她开心地说要拿来当书签用。
今年初我们国际部搞中国新年活动,借用了美术部的桌子、音乐部的话筒和戏剧部的剧场,活动结束后第二天,领导就派我去问所有给予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喜欢喝星巴克的哪种饮料,然后我和她一起买来并亲自派送到每个人手里,再次向他们致谢。我自己前不久帮助监考法语、英语和汉语的口试,事后也受到老师们再次致谢。
正是学校这样令人舒服的氛围,使得我们不愿轻易离开它。
青溪
加拿大温哥华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