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纪念是为保存过去的记忆,也是给生者以希望
日期:[2018-05-11]  版次:[A13]   版名:[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特刊]   字体:【
■十年前,70岁的何镜堂受邀去汶川做震址纪念建筑物的设计。钢筋网毛石墙体就地取材,寓意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何镜堂与他的团队。

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建筑设计专家何镜堂院士而言,虽然有众多知名建筑物的设计,但汶川,是特殊的存在。于他而言,在汶川的纪念建筑中,纪念是为保存过去的记忆,也是给生者以希望。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70岁的他多次前往汶川,主持设计了震中纪念馆、映秀镇中心卫生院、钟楼地震遗址公园和汶川博物馆。其中,震中纪念馆包含着这位老人对逝者的缅怀与生者的关怀之情。

十年后再谈起汶川震中纪念馆的设计时,团队主要负责人郑少鹏透露,之所以要将纪念馆设计成这种形式,这和一开始前去场地考察的经历密切相关。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王宗媛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定格在14时28分的挑战

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钟停止了摆动,定格在14时28分。

几个月之后,70岁的何镜堂应邀前往现场,要为“5·12”周年纪念活动设计一个广场。当时已是古稀之年的何院士听到这个消息时,义不容辞地就带着他的团队前往汶川了。“我们团队在这方面有一定经验,能够发挥所长为灾区做事情很兴奋。”郑少鹏记得,这是何院士第一次来到震后现场。当时道路还不畅通,100多公里的路,车开了4个多小时。

顾不得沿路翻滚的大石,头发花白的何院士到了当地,一有机会就拿着相机徒步穿梭在各种瓦砾废墟之间,拍照、咨询、思索。

最终,围绕保留下来的阿坝师专地震中震塌的钟楼,收集了地震中山体塌陷下来的碎石块,用钢筋网把石块围起形成错落的石头墙,结合地形围合了一个地景式的纪念公园,在地面上形成了2:28的刻度,取名为“记忆·希望”公园。

触动灵魂深处的接待者

就在此时,得知何院士来到灾区的东莞援建队,第一时间赶来,邀请何院士前往映秀,为震中纪念馆做一个规划设计。受邀的何院士,随后便赶往映秀去调研,看纪念馆的选址情况。

当时,接待他们的是当地的一位副镇长。他告诉何镜堂院士一行,“如果是我自己,是不愿意带人来这个地方的。”原来,纪念馆选址的一侧,就是震后废墟里挖出来的遗体集中埋葬的地方。而这位接待人员的亲人,也在其中。

这深深地震撼了何院士一行人,何院士也感受到了这位当地接待者心里的感受。“那一刻,我们明白,全国各地没有经历过灾难过程的人的纪念,与当地人的纪念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对我们设计影响很大,让我们明确了设计的方向。”

最终,纪念馆整个建筑采用地景式的建筑形式,借助建筑物与周边山地的关系,让两边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象。纪念馆是一个人民纪念的载体,但这个纪念馆的位置又十分特殊。东南侧就是纪念陵园,这是遇难同胞安息的地方。西北面是渔子溪村,是上百户居民的聚居地。这意味着,纪念馆是一个生者的家园与死者的陵园交接的位置,既要纪念逝者,又要抚慰生者、平复创伤,针对不同对象心理需求,它需要不同的形式呈现。

因此,在陵园和生者家园之间要取得平衡,对于日常生活的当地人,更应该做的是让他们回复到自然平和的心态。从陵园角度,是需要纪念馆有力量感存在的建筑。因此,在陵园的一侧看,纪念馆是一个嵌在山体中冲出的悬挑体型;但在村庄的一侧看,纪念馆与山体和环境融为一体,看到的就如自然一样。

来这里铭记再走向希望的人们

擅长纪念馆建筑设计的何院士一直强调,对灾难性事件的记忆不能够单单停留在记住这个事情的层面上,更应该强调展望未来的部分。他认为,人们需要正视灾难、铭记灾难、纪念灾难和反思灾难。

震后多次在汶川考察后,他了解到有13个地震相关的遗址。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将这13个遗址通过规划和建筑学的方式,联系做成一个纪念体系,为灾区保留一份地震的记忆,即“让遗址说话”。

最终,这些遗址也被保留了一部分。而这个理念,贯穿到了震中纪念馆的整个设计之中。团队经过反复调研,头脑风暴,最终从数个不同概念方案凝练出最终的实施方案。将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分成三部分,分别为地震灾害与抢险救灾、灾后重建和“5·12”震后的反思,这3部分,通过四个主题庭院串联起来。每个主题庭院都代表着不同的场所精神。这种场所精神,要跟参观者产生情绪和思想的共鸣。这一完整空间序列,有整体的大叙事,也有面向个人的缅怀和冥思。通过建筑语言,把展览内容提炼升华,表达深刻内涵。

第一个流水庭以时间为主题,水从沙漏状的倒锥体上慢慢流下来,这部分作为空间序列的起始,希望进入纪念馆之前平静思绪。第二个是地殇庭,以灾难为主题,采用石头作为场所元素,作为进入5·12地震展厅之前的情绪铺垫。

之后是崛起庭,作为空间过渡,经过高高低低树池,空间逐渐开放,光线也会更明亮,让人有从灾害中舒缓过来的情绪过渡,再看灾后重建展厅。5·12启示展厅,是一个科普性的展览,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

出口处有个希望庭,朝向东边,可以远眺高山和岷江,也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让人感受到新生的希望。如此,让人从半封闭空间走到开阔,激发人的思考,让人体会到人与自然如何长久和平共处。

十年来,震中纪念馆默默地静候在这里,迎来了全世界各地的市民前来缅怀和纪念。从世界各地来的参观者也通过这一次次铭记,感受到新的希望,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现在回忆起来,最欣慰的事和最遗憾的事分别是什么?何镜堂团队负责人郑少鹏的回答是:“感到欣慰的是经过我们、援建队伍、当地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地震灾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生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城市设施比地震前还要更好,城镇恢复了活力,当地的居民也在慢慢平复心灵的创伤,我们的工作和努力获得了成效。至于遗憾,我想也谈不上遗憾,但有些事情还是有提升的空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