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巧妙构思 小泥人凝结客家精神
日期:[2018-05-15]  版次:[A11]   版名:[发现广东]   字体:【
●刘沅声在创作中。

●刘沅声的泥塑作品在第三届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上展出。

●刘沅声泥塑作品:《家风》。

刘沅声的泥塑作品创作主要有两大题材,一是客家历史题材,有反映客家人大迁徙的“壮哉客家”,反映客家人善良纯朴的“至善客家”,反映客家人通过聪明才智建成围龙屋的“大智客家”,以及反映客家妇女勤劳耕作的“勤者客家”四大系列。二是客家风情风物题材,如“砻谷、放米、踏粄、四手茶、圣旨口、对歌、鸡公车”等。看刘沅声的作品,就像是在看一部客家风情故事集。

刘沅声说,他的创作难在构思,他在数年之前就在构思创作一组以客家人“过年”为题材的作品,却因为一些细节他迟迟不敢动手。

泥塑记录客家妇女逃难感人故事

刘沅声自言喜欢胡思乱想,实则,他每个作品都源于这些奇思妙想,这些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一个人阅历和积累。

“泥塑全靠用泥巴捏出来,要求创作者在构思时必须考虑,这个故事是否适合用泥塑来表现,每一个故事都要能反映客家风情,贴近客家人精神。”刘沅声说,构思决定一切。构思的时间有时会很漫长,有些故事他想了几年也未能付诸创作,因为立体造型时受到诸多限制,并没有想象中简单,比如室内的场景就很难通过泥塑来呈现,有些场景如果用泥巴去创作难度会很大。

通观刘沅声的作品,许多都是由几个人或十几个人组成一个故事,但每个人的动作神态和表情都比较复杂,这些作品正是通过这些传神的动作表情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个故事来立体呈现一种精神或者一种乡土风情。

刘沅声告诉记者,他的作品很多都能在作品中找到他所经历的生活的影子,比如刘沅声从小是听着父亲的“讲古”长大,他对客家乡土和民俗文化有着特别的情感,他的很多系列作品如《讲古》中拿着烟斗的老人,就有他父亲的影子。在作品《劳作篇》中磨豆腐的父母、《脊梁》中驮着孩子翘首南望的阿婆等,大部分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再现。

记者在欣赏刘沅声的作品时,被一组作品所述说的故事深深打动,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客家妇女身背大儿手牵小儿在逃难,被乱军头领喝问:背大牵小,何以偏心如此?客家女答:大儿是侄儿,兄嫂已故;小儿是我儿,宁失我儿勿损大儿。头领大为感动,令部下再勿滥杀客家女。这便是刘沅声所呈现的客家精神。

泥塑创作必须一气呵成拼速度

当构思题材成熟后,第二步便是画图。刘沅声说画图非常重要,后期泥塑的创作都是基于此,人物的动作表情等都必须精准地在草图上呈现,这既考验创作者的美术功底,也依赖于创作者的生活经历积累。刘沅声介绍,比如要创作一组反映客家人买卖商业活动的泥塑,必须先了解这些人平时常用一些什么动作,会流露出什么样的表情,这些都必须亲身经历过,有时还要多次到现场去体验。

画图完成后便开始捏泥塑形,这是整个泥塑中最考验动手能力的一环,捏泥人的技巧和经验都是日积月累的。“泥塑和雕塑很大的不同是,雕塑可以在泥中加以其他材料如钢筋等进行固定,而泥塑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泥塑完成风干时泥会因为中间有异物而开裂。泥塑的难度也在此,因为泥很软,做一个人物,他的两只脚就很容易支撑不了上身的重量而坏掉,这最考验创作者的技术。”刘沅声介绍,塑形过程中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作品会有多个人物、动物和物件,如果这些单个人物和物件的捏制时间相差太久,单个与单个之间的衔接就会因为干湿度不同而出现问题。有些泥人捏出来已经干了,有些还没有捏,这会导致它们之间的颜色等有较大差异,这样的作品就等于废掉了。所以在塑形过程中不能“慢吞吞”,必须一气呵成。

另外,在塑形过程中单个个体不能有裂开的地方,做一个组合的人物作品,比如五个人物其中一个出现瑕疵,那其他也就废了。

刘沅声做泥塑时使用的工具很少,一个石转盘、几支铁签、一支铁皮条,这是他创作的主要工具。懂行的人都知道,真正的高手不靠工具,越少用工具说明功力越深。刘沅声回忆,他刚做泥塑时,也试过使用很多加工工具,甚至还自己制作了一些工具,比如用牙刷柄磨尖、把铁皮削尖、用圆珠笔上色等,那段时间他总觉得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粗糙,人物表情呆板,后才知用纯手工捏出来的东西才最传神,慢慢地,刘沅声也越来越少使用工具。

刘沅声说,他现在制作的泥塑作品多用来展出,也曾有商家要投资批量生产,但被刘沅声婉拒了,他说他不能为了一点眼前利益让作品走了样。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