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18年真是“中国偶像元年”吗?
日期:[2018-05-24]  版次:[A38]   版名:[iLady女人帮·娱乐前线]   字体:【



这些造出来的爱豆们,可持续发展略显乏力

■新快报记者 梁晓雯

今年,中国偶像组合在各大视频爆款节目的带动下,逐渐走入了全新的方向,很多人倾向于把2018年称为“中国偶像组合元年”。无论是新晋的男团、女团借势发力,还是老牌的偶像组合乘胜追击,年轻的流量艺人似乎在组团崛起,但偶像组合的可持续发展又显得有些乏力,这也离我们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偶像有些许距离。

在仍然以快销文化为主流的娱乐市场环境中,年轻一代对于偶像的追逐更趋于“圈层式”追逐。所以,“偶像造星”最终出来的爱豆们,到底能成为恒星还是只是流星,仍然是很难第一时间定性的难题。

一方面现状是——

男团火爆,未来不明

今年《偶像练习生》的爆火不仅有超高的播放量让节目成为今年上半年的爆款综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练习生的这人群,不同程度地让偶像男团进入主流大众的视野,长期占据着热搜榜和热门话题,更让“pick”“C位”等成为新的流行词汇。节目决赛最终出道的偶像男团NINE PERCENT成为新晋的流量代表,不仅全国巡演如火如荼,商务签约也近一亿成为新纪录。即使节目中没有出道的男团如“坤音四子”、“觉醒东方”,也都纷纷各自为营组团进行活动,一时间男团成为现象级话题,各大主流媒体、品牌方都蜂拥而至力求合作。只是18个月的限定时间又让他们的未来变得不可预测。

女团出击,市场肯定

另一档偶像女团养成综艺节目《创造101》也在周末掀起了新的热潮,让大众重燃对于“女团”的热情。节目中来自42家不同公司的“101女孩”不仅为了梦想而战,更是在过程中集体主义情感爆棚。她们要经历专业方向考核,在唱作、声乐、舞蹈的三大领域接受考验,还要争取在公开竞演中展现最闪亮的自己,获得所有女团创始人们的“pick”和点赞。在偶像组合选秀的同类型节目对比之下,《创造101》在维持基本赛制的基础上,进行超50%的本土化改造,其中有很多不同的小赛制让观众更多地了解选手真实的一面,真人秀的感觉更为强烈,节目的女性粉丝也占据了70%。

在中国市场正在紧缺女偶像更缺女团体偶像的情况下,选择空缺市场而不是饱和的男性偶像市场也是平台方在寻找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创造101》为本土化女团搭建了平台和快车,而且“101女孩”的商业价值也获得了市场的肯定,节目中的女团成员们还没有正式出道,不少品牌和厂商都积极地抛出橄榄枝寻求合作。

另一方面现实是——

粉丝经济缺乏深耕

偶像变现有不确定性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粉丝愿意为偶像“埋单”,包括打榜投票、购买代言商品和演唱会门票、支持明星衍生品等等。在仍然以快销文化为主流的娱乐市场环境中,粉丝经济似乎更多看似圈钱的表现,缺乏长久的深耕。偶像组合的职业化属性很明显,虽然他们属于明星艺人,但是团队属性、多人发展、流量担当等指标,也让他们的偶像内涵更为复杂和多变,难以维持一种长时间的平衡状态。

对于公司来说,商业化偶像就必须要实现“偶像变现”,平台有内容制作也有传播渠道,这些都成为偶像变现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基于平台与公司联合的偶像商务经济,一方面可以进行商务签约获得利益,另一方面在影视、综艺等后续方面的合作也有“分享分约”的可能性,但是正是因为这一过程充满了复杂和不确定性,也让偶像的运营之路经常难以平衡各方利益,在第一时间获得利益最大化的产出。但是不难看出,如今经纪公司与各大平台方的合作经营越来越紧密,操作模式也越来越专业化。

造星有误区

可能缺乏真正的匠人精神

早年的偶像一词更多是指四大天王、大众情人,或者是实力派演员和歌手。近几年,随着日韩文化的流行和年轻人的成长,如今年轻偶像更倾向于颜值、人气、流量,业务能力只是其中一项指标,甚至很多偶像是靠“粉丝”赚钱的,有人称其为“职业偶像”。一方面,造星平台的节目需要偶像的流量和话题度,另一方面偶像所在公司也希望借此吸金,然而在粉丝眼中,即使心甘情愿地为偶像“埋单”,但后续资源跟不上的窘境一直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明星尚雯婕曾经以绝佳的眼光在“快乐男声”时发现了华晨宇,之后又在“星动亚洲”时发现了蔡徐坤,作为“黑金娱乐”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她,也曾发力制作过中国偶像男团。之前在《偏见小会》的演讲中,她从自己在娱乐圈的经历出发感叹“娱乐圈比我们想象当中还要难混得多”,她称赞蔡徐坤已经拥有了成为舞台之王的基础,“因为他经历了足够长的技艺和心智上的磨炼”。在她眼中互联网、资本市场沿用到文娱产品时,就会让一些人乱了阵脚,急功近利。在她总结看来,这个娱乐时代的偏见就是——所有不具备匠人精神的造星都是造假。因为如果偶像不能潜下心来打磨自己,假的人设就总会有人设崩坏的那一天。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