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数学启蒙从帮助孩子建立数感开始
日期:[2018-06-05]  版次:[A24]   版名:[新教育]   字体:【
■廖木兴/图

5月下旬许多小学进行了幼升小面试,数学思维题目必不可少。记者采访数位参加海珠区、天河区、越秀区公办小学面试的家长和学生,了解到数与量题目涉及10以内加减法,10以内数数,排列数字,分糖块;图形与空间题目为区分不同图形与其数量,排队问题,迷宫等。民办小学则增添了一些难度,比如看数字找规律,看天平比重量,从20倒数,七巧板拼图等。

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教学过于简单,担心孩子上小学后学习吃力。学龄前数学启蒙该注意什么?孩子数学错题多,家长怒火难忍?记者采访早教课程顾问与幼教专家、老师解答数学启蒙的要点。

■新快报记者 陈思陶

数学题目难度大?

家长学会放宽心

文德路小学邓老师表示,公办小学面试中数学题目难度适中,而且没有选拔目的,大部分孩子能解答,入学后老师也会从零教起;部分民办小学的面试题目难度加大,但“跳一跳,够得到”,部分孩子如能综合、迁移幼儿园所学知识,也有机会解答。家长无需担心超龄、逆天的题目,让孩子跟随老师,正常学习即可。

幼儿数学怎么教?

建立数感是根本

拉筹伯大学教育专业博士阿杰老师,目前任职于澳大利亚一所公立幼儿园,他指出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的关键是建立数感。“家长可能已经发现孩子天生有对数、量、图形的感知。”阿杰老师举例,比如孩子知道2个苹果是2个,但不知道2个梨也是2个;知道3块糖比1块块糖多,但不知道1和3的大小;知道饼干是圆的,但不知道圆。“启迪孩子强化、抽象化它们,将其归纳为数学概念,做到迁移、应用,就是数感建立的过程。”

家长给孩子做数学启蒙时,也可以通过实物探究,遵循“归纳—演绎”的原则帮助孩子建立数感。比如可以带着孩子以认识身体的10根手指开始;然后从孩子本身转移到家里的用品,或者孩子喜欢的食物、玩具等的数量与集合;接下来可以添加形状的感知,让孩子抚摸长方形的电视、圆形的盘子有什么不同;之后和孩子练习口头报数、猜数,教孩子写数字等,将实物的数转化成抽象的数。

阿杰老师建议家长从生活、游戏中构建数学场景,让孩子亲近数学,建立数感。比如带孩子去购物,买多少鸡蛋、肉、菜,感受数量越多、价格越高,如何均分食物等;或和孩子玩大富翁、扑克牌游戏,理解数的大小、加减、变化等。

口诀技巧速度快?

数学思维是关键

艾比老师告诉记者:“图形折叠、排队、最短距离、换购等问题方面有广为人知的技巧,很多家长希望我们能让孩子掌握公式,快速解题以应对热门民校的考试。但我们并不主张灌输口诀和技巧。”

阿杰老师主张通过探索、游戏、归纳等学习,去掌握技巧背后的数学思维。“数学的乐趣和魔力在于观察、归纳、演绎的过程。”题目一出来就告诉孩子计算有技巧,只能让孩子产生短暂的解题快感,他们不会自己观察题目特征,动脑应用知识,在题型变化成更大位数的、非依次排列时很容易束手无策。看似笨拙的方式锻炼了数学思维,也让孩子敢于、善于解决更复杂多变的问题。

孩子答题老出错?

正向反馈很重要

孩子就读幼儿园大班的玥妈感到了数学题目的“伤害”:“在家里孩子能做对20,甚至30以内的题目,但是到了考场上就10以内都做错了。”

艾比老师指出,孩子在正式考试时出错率高,家长仍要采取鼓励态度,如果家长盯着错题不放或者批评孩子,他们内心会排斥继续学习数学。

另一方面,家长要设身处理解孩子的考场压力。艾比老师建议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和孩子相互出题,进行算数接龙;或每天在固定时间打印题目给孩子练习模拟考场,规定孩子在15分钟—20分钟内做完,让孩子习惯“被盯着”的氛围和紧张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