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咸水歌《水乡美》歌声飘扬,河中龙舟鼓呐喊声激扬。6月14日,广州番禺区石楼镇龙舟文化节开幕,12支游龙竞艳大岭村。赛龙舟、吃龙船饭、看龙船展览、听水乡曲艺,节目多多,好不热闹。
■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现场 7条龙舟参与竞艳
随着鸣锣声响,2018年石楼镇龙舟文化节游龙竞艳活动正式启动。一时间,大岭村的玉带河上,各村龙舟依次出场,伴随着咚咚响的龙船鼓声、水手们的呐喊声,展示着各村的特色龙舟文化。
今年参加龙舟文化节的一共有12条龙舟,其中7条龙舟代表各村参加竞艳,5条龙舟参加展示。石楼镇文体中心负责人梁俊东介绍,石楼镇是龙舟文化之乡,各村的龙舟各有各的故事。比如大岭村有4条龙舟,名字分别是“黑桡”“白桡”“红桡”“蓝桡”,这四条龙舟不仅桡的颜色不一样,还代表着不同的特色,例如白桡也称“白须公”,以速度闻名南粤,黑桡从前是岑村的龙舟,后来到大岭村并夺得不少荣耀。
据了解,石楼镇每两年举办一次全镇性龙舟竞速赛事,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改为综合性龙舟文化节展示活动。石楼镇龙舟文化爱好者、石一村醒狮队负责人陈秋明说:“竞赛的龙舟一般是杉木制造,为了使龙舟划得更快,龙舟上一般不会摆放旗幡、龙船鼓等物品,而竞艳的龙舟则是传统龙舟,坤甸木制造,龙舟上的物品摆放齐全,可以使观众了解到传统龙舟文化。”
活动 多元素传承龙舟文化
据介绍,自明朝末年起,石楼镇就有“龙船景”。长期以来,石楼镇还形成了许多龙船民俗文化,如龙船饭、龙船饼、包粽、吃粽、龙船探酒、龙船歌谣和传说等等。
在今年的石楼镇龙舟文化节上,不仅有龙舟竞艳,有龙舟探酒仪式、吃龙船饭等民俗活动,还有唱咸水歌等龙舟文艺展演、龙舟文化展览等活动。
在大岭村的显宗祠内,龙舟文化展览吸引了村民和游客。石楼镇最著名的龙舟“大乌龙”的龙头、大单旗、百足旗,大岭村的黑桡、白桡等都在此展出。石楼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多种元素展现该镇龙舟文化之乡的风采,促进龙舟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