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肠道只是管理“粑粑”? 你太小看它了!它关乎全身健康
日期:[2018-07-17]  版次:[A22]   版名:[慧生活]   字体:【
■廖木兴/图


多吃海带、黑木耳、苹果、花生可维系肠道健康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和排毒器官,还是最长的器官,长度6-8米。但是它极为低调,虽占据了“六腑”两个席位,却常常被遗忘。它与“粑粑”联系紧密,甚至让人误以为它的主业就是管理“粑粑”。事实上,这是我们小看了它,肠道的作用超乎我们的想象。

■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小固

A

肠道排便状况影响全身健康

中医认为,肠道承接经过胃腐熟的食物并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大肠接受小肠中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的水分,其余的糟粕经燥化与传导作用,排出体外,这就是粪便。健康的肠道,粪便在排便前储存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下部,其他部位是非常干净的。

中医认为,食物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属于清阳,大便则属于浊阴。清阳宜上升,浊阴宜沉降。如果大便不通,浊阴不能沉降,则清阳的上升就会受到影响,就会产生各种不舒服的症状。有一种说法:1天不排便等于吸3包烟,人体90%的疾病与肠道不洁有关。

如果小肠受盛、化物的功能失调,就会腹胀、腹痛或腹泻、便溏;如果大肠传导失司,会导致排便异常;若大肠湿热、气机阻滞,则会肚子痛、拉肚子、大便困难伴有大便拉不干净的感觉,严重者大便有脓带血;若大肠实热,则肠液干枯而便秘;若大肠虚寒,则水谷杂下,肠鸣泄泻。

此外,大肠中腐败食物和细菌产生的毒素,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增加自身“中毒”机会,便秘、便血、腹泻、肠易激、排便恶臭、放臭屁、口臭、肤色粗糙晦暗、直肠癌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随之而来。

汉代王充、晋代葛洪、唐代名医孙思邈这三位中国的医界大咖在千年以前就告诉我们:保持肠道健康不仅能延年益寿,还能拥有年轻的体态和容颜。

B

运动、按摩、饮水等可保持肠道健康

定期肠道体检、坚持运动与饮食调节永远是保持肠道健康的制胜法宝。

一、每天坚持40-60分钟的运动。增加下肢运动可增加人体阳气,帮助肠道蠕动排便。

二、按顺时针方向作环形摩擦腹部皮表。从胃脘部开始,一边划圆,一边向下移动,直到小腹,能帮助改善便秘,提高代谢,告别小肚腩。

三、每天喝2000-2500毫升温开水。这是最直接的润肠清肠方法。青光眼、痛风等特殊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喝水。

四、日常饮食中增加以下七种食物:

●海带:富含膳食纤维且热量低,有助于加速肠道蠕动,润肠通便。

●黑木耳:丰富的纤维素和特殊植物胶原能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及促进胃肠蠕动,能预防肥胖、便秘、直肠癌及其他消化系统癌症。

●苹果:降低肠道毒素,增加宿便的排出能力,告别大腹便便。

●糙米: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预防便秘和肠癌。

●花生:花生入脾经,能养胃醒脾、滑肠润燥。独有的植酸、植物固醇等会增加肠道的韧性和抵抗外界侵扰的能力。

●芹菜:抗氧化,抑制肠道内产生致癌物,助排便。

●番薯:是“肠道清道夫”。根据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吃紫色番薯可以使患结肠癌的风险降低75%(胃食管反流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进食)。

陈福如

●专家简介

原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教授,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专家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脾胃病科、中医内科、呼吸科专家。

长期从事脾胃病学说、老年医学的临床研究,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及内科疑难病症等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在国际中医学术大会上宣读论文三篇, 对老年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而且对老年养生保健学颇有研究。曾获中央保健委员会表彰并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被邀请做大型《健康长寿知识专题讲座》,得到高度评价,同时又是“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和“深圳十佳医务工作者”的获得者。

擅长:对脾胃消化病、老年病及疑难病症等有丰富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固生堂深圳罗湖分院),周三上午(固生堂深圳竹子林分院)

问中医

&QA

三伏天饮食有什么须注意?

三伏天算是一年365天当中最热的几天了,民间有三伏天需“冬病夏治”的说法。

Q:三伏天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固生堂:1.多吃开胃食物。夏日高温天气下,很多人食欲差,但如果三伏天饮食量太少,身体热量补充太少,很容易导致中暑。夏季能够选择的开胃蔬菜比较多,苦瓜、苦菜等一些苦味的食物均可。除此之外,酸性食物如山楂、话梅等小食也可,还可选择山药、莲藕、木耳等益气养阴的食物,增强食欲。

2.多祛湿。三伏天,天气闷热潮湿,人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蚀。因此,三伏天期间要注意排出湿气。常见的可以帮助身体排湿的食物很多,如薏米、红豆、绿豆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排湿食物。

3.多喝水。多喝水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水分,稀释血液,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

Q:三伏天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固生堂:1.不要贪凉。不是说不能开空调、喝冰水、吃冰激凌,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做到适量、舒服。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把空调温度设置在25℃左右比较合适,最好不要直对着空调吹冷风。

2.不要久坐。美国糖尿病学会2016版指南中明确指出:所有人都应该减少久坐时间,特别是避免久坐超过90分钟。久坐还容易导致腿脚肿、下肢血栓形成,加速脊柱老化。久坐危害大,最好每隔半小时就起身活动。还可以换一个容积小的杯子喝水,水喝完了,就会起身去接水。这样既活动了筋骨,又能多喝点水,一举两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