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心掉进“提醒型谣言”的心理陷阱
日期:[2018-07-25]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三言堂

■罗志华

“别再吃了,有毒”“注意安全,地铁站被淹”“多一人转发,多一份希望”“扩散!扩散!捡到一张准考证,别耽误孩子高考”……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这类看似是为人着想的“善意提醒”,在微博、微信群、朋友圈里频繁出现。不少读者来信反映有许多貌似关心体贴的“提醒”,实则是一种推销手段,其中也不乏谣言。

“提醒型谣言”之所以容易传播,原因在于它们都存在一些心理陷阱。首先,它们总是寻找一些热点话题,比如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等,假如一时没有热门事件,就转而翻炒健康养生、教育亲子等民众感兴趣的话题,以确保话题具有足够的热度。有不少谣言已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甚至可以提前预测它会重现,原因就在于这些谣言总喜欢蹭热点。

其次,这些谣言多带着一些十分浅显的道理,但都经不起推敲,不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可问题在于,没有多少人愿意探究其深层次的道理与真相,反倒是浅显易懂的语言容易被人接受,更何况他们会对此进行精心包装。

此外,伸手不打笑面人,“我是为你好”这样的伪装,可以迅速让民众的心理防线自然消失,进而接纳这些“善意提醒”。

然而,“提醒型谣言”只是一种伪善。因为“我是为你好”的背后,往往存在着误导你购买产品的目的。即使你把口袋捂得很紧,你的注意力也会产生收益,因为浏览这些“提醒型谣言”时,或许也顺带看了文中潜藏的广告,至少为他们贡献了流量,而流量是可以转化成收益的。

其实,选择去传播这些谣言时,也可能掉入另一个心理陷阱。有时候我们明知这些帖子的内容不太靠谱,却存在“宁可信其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心理;向朋友甚至亲人推荐这些帖子,还存在做善事不怕人怪的心理。我们很容易相信,看帖是一回事,付诸行动是另一回事,警惕性高一些终归是好事,我们的善意推荐,有时候是一种不问青红皂白的“愚善”。

可见,“提醒型谣言”频现,原因不仅因为科学素养不高,也因为一些比较明显的心理因素。抵制这类谣言,除了要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与鉴别能力外,还要提醒民众看清几个心理陷阱。若能做到这一点,“提醒型谣言”的生存空间就会大幅萎缩。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