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城市公益小讲师支教“网络素养”
日期:[2018-08-13]  版次:[A13]   版名:[新公益]   字体:【
■城市小讲师上课前的破冰活动。

■通过围圈圈玩游戏的方式,小讲师在分享网络素养。

解救被手机和网游包围的乡村孩子

“快去撑WiFi,然后开始‘打野’!”在广东某农村的公共活动室,才早上9点,数名小学生呼朋唤友。暑假一到,他们暂别课堂,每天准时出现在公共活动室,却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打网游。这样的情景,已普遍存在于农村地区。

当网线端口、无线网络讯号延伸到农村,农村孩子也能像城市孩子一样,无差别地畅游网海,拥有更多渠道接收庞大信息。但是当农村的孩子们不受限制地放纵上网时,网络产生的网络暴力、信息泄露、网络诈骗、接收不良信息、沉迷网游等隐患也将笼罩他们。

为了让网络素养进一步在城乡普及,广州31名中小学生化身“小讲师”,带着与网络素养有关的课程,走进广东农村,和乡村孩子一起分享网络的有趣,同时为同龄人讲解网络风险及对应办法。

■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受访机构供图

网络安全知识亟待“补课”

“张老师,现在在农村上网实在太容易了,你能不能给孩子们上一堂网络安全课?”每次去支教,张海波总会听到村镇学校的教师这样建议。

张海波主持过多项国家重点教育课题,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GAPMIL成员专家、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少年宫作儿童和互联网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已有10年之久。

这一次,他带领少年宫的老师组建了课研团队,对广州、广东和全国儿童网络安全和素养状况进行大调研,以每两年发布一次调研报告的方式,向社会呈现互联网时代的新生态。目前,他已经收集了30多万儿童和家长的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持续的研究却清晰显示:儿童“触网”呈现越来越低龄化态势。

“青少年儿童是数字时代的原居民,经历着‘数字化成长’的过程。”张海波发现,儿童成长历程变化带来了认知能力的提升,但同时也让一些负面事件过早发生在孩子身上,比如手游的上瘾、直播和短视频的过度沉迷等。让张海波忧心的是,儿童触网之风甚至延伸到硬件不断升级的农村,如今,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及网游的现状,也让人担忧。

“每次到农村地区支教,都会发现数量不少的孩子,捧着手机、平板电脑等,在村委休息室排排坐,打网游。一玩就是一整天。”张海波发现,“城乡孩子家中都有手机的情况下,城市儿童家里尚有父母管束,而农村孩子则多数是留守儿童,加上乡村缺乏像大城市那样的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教育设施,孩子们就会将更多时间消耗在手机和网络上,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后果则不堪设想。”

城市小讲师分享“上网经”

这两年,张海波和他的公益伙伴们一起,和广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名为“E成长”城乡儿童好网民行动的公益项目。据介绍,这个关注网络时代城乡儿童的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公益项目,实际上是一项支教活动,采用小讲师支教、城乡儿童手拉手进行“同伴教育”的方式开展。

“平时,我们在广州市少年宫开课,为‘小讲师’培训好网络素养课程的基本知识。然后,再由小讲师各自设计课堂,备好课后,就可以出发到农村支教。”张海波说。

在奇思妙想的碰撞下,该项目团队发现,孩子与孩子之间对网络的共同语言,比大人的教育更有效,而且,这样的同伴教育更是城乡儿童学习网络素养的双向模式。

这不,不久前,31名小讲师经过来自“E成长计划”的专业培训,带着自己的学习所得,前往湛江雷州官村小学,他们带着一张表、一本书、一堂课,开展了生动的教学。与气氛严肃的课堂不一样的是,小讲师一般选择分小组做分享式教学。

嘉铭是这次支教活动的其中一名小讲师。本次支教,他需要讲解“个人信息要保护”的主题,介绍“哪些是个人隐私信息”“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不能在网上随便公开”等知识点。虽然概念生涩,但嘉铭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画报来配合讲解,并通过围圆圈玩小游戏的方式分享保护个人信息的知识,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

让孩子当小讲师 得益的不只农村小孩

对于能为乡村的同龄人分享上网安全知识,这些来自城市的小讲师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与快乐的神情。这群小讲师坦言,参加支教活动,自己也收获良多。

张海波也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小讲师的团队中来,很多家长也纷纷报名参加支教活动,当家长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少年宫、学校老师,还有腾讯等公司的科技工作者也加入到了专愿导师的行列。政府部门也越来越关注乡村地区孩子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素养教育,广东省网信办也把‘E成长计划’列入了广东省网络素养教育双进(进校园进家庭)行动。

“为此,我们通过‘E成长计划’提出了公益倡议,不管孩子和大人都需要学习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让网络成为必备工具的同时,也懂得‘趋利避害’。”张海波说。

上网游戏与学习 如何才能两不误? 城市小讲师来支招

实际上,小讲师团队里,有不少是互联网小高手,但是,合理规划上网时间、理解网络安全等,让上网游戏与学习不再有冲突。

广州6年级小学生鹏宇是“小讲师”团队中的一员,据鹏宇妈妈介绍,儿子是网游高手,和许多打起游戏来就全情投入的孩子一样,十分热爱网游。但与放任玩手机的行为不一样的是,鹏宇的父母通过一起玩电脑游戏,逐步向孩子灌输良好的网络安全知识,并规划上网时间。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孩子上网以外的兴趣活动,让更多趣味课堂来分散鹏宇对网络的着迷。

妈妈告诉记者:“智能手机和WiFi的出现,突破了台式电脑对使用者的限制,就连儿童的上网行为也变得唾手可及,越来越难规范和管理。”不过,鹏宇妈妈对孩子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玩游戏的策略,并不是“禁”和“堵”,而是“疏”和“导”。她为孩子制定了上网守约三则,约定每天可以玩手机前必须完成的事务、使用时限以及玩手机的时候必须有父母陪同。这样的方法,在鹏宇家中很管用,他和父母一起面对复杂的互联网世界,分享有趣的信息,就算突然看到乱入的垃圾广告小窗口,父母也坦诚指引孩子去面对这些糟粕。

在父母陪伴下,鹏宇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用网规则,同时,还用行动带动身边的同学,输送限时游戏的观念。

语录

“我觉得,儿童过度沉迷网络及网游这个现象,就像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如果不及早普及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那么,随着这群网络原居民越来越多,就会有更多交通事故出现。如今只是一个开始。”

——张海波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