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老外想在烧烤摊上吃饱吃好, 要掌握的中文词汇量太大了”
日期:[2018-08-15]  版次:[A13]   版名:[Hi广州]   字体:【

■新快报记者 罗韵

在烧烤摊点菜练出一口流利普通话

Rinat Saduakassov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

他最爱的“人生一串”:烤豆角、土豆片、烤豆干、牛羊肉串

Rinat Saduakassov在广州生活了近两年,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点粤语,他说,这都是在烧烤摊点菜的时候锻炼出来的。

在中亚国家,Rinat从小习惯了相对简单的食材,饭菜以份来计算,外出就餐的时候各人只吃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当他第一次被本地同学带到学校外面的烧烤摊,看到眼前琳琅满目等待挑选的食物时就震惊了,从此迷上了这里。

“这里所有的东西我都吃过,”Rinat带着新快报记者来到大学生活区里的烧烤摊,忙碌的老板从烟雾里抬起头来打了个招呼。“我从最上面一排,吃到最下面一排,反反复复吃都不腻,这种可以随便选的感觉太爽了。”他指着烧烤摊外分门别类摆放着蔬菜和肉类的塑料筐开怀大笑。

烧烤摊的各式食材,有很多是Rinat来广州之前从未吃过,甚至从未见过的,动物的一些部位可以做成烧烤,分分钟让他“涨姿势”。“很多外国人吃烧烤会有担心,因为不知道这些一串串貌似是肉类的东西实质上是什么,自己把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塞进了肚子。而且,一个老外要想在烧烤摊上吃饱吃好,需要掌握的中文词汇量太大了——但是这些困难,在美食面前都可以克服。”

虽然还是一枚广州“新鲜人”,Rinat已经深深融入了食在广州的城市文化。他熟练地抄起已经变形的方形不锈钢盘,麻利地把自己爱吃的豆角、土豆片、豆干、牛羊肉等串串整齐地码成堆,边喊着“多加辣”边递给老板,然后迅速地在自己的T恤上蹭干双手的油和水迹,找到一张小桌大大咧咧地坐下来,活脱脱像一个地道的老广吃货。

第一次光顾烧烤摊太心急“被铁签烫伤了嘴唇”

Georgia Grass 澳大利亚职员

她最爱的“人生一串”:烤生蚝

来自澳大利亚的Georgia Grass在广州某物业公司任职,她租住的公寓里面有一个小型的入室花园平台,被她改造成了家庭烧烤区。网购回来的家用烧烤架、烤箱还有户外座椅,三五好友就可以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Georgia说,她在家乡的时候也经常吃烧烤。“烧烤是家庭聚会很流行的主题,我住在一个远离城市的乡镇,家家户户都有宽敞的花园,周末的时候如果天气晴好,就会跟亲友们相约举办烧烤派对。架起烤箱和烧烤架,烤牛排、海鲜、培根和面包,小孩和宠物就在旁边玩耍。”

她说,虽然都是烧烤,但是澳式烧烤跟广式烧烤的区别比较大。“我们烤牛排是这样一整块地烤熟,看起来比较美观、有视觉冲击力,能引起人的食欲。比如说一大块足足有3斤重的牛颈肉就直接扔到烤炉上烤,柴火用的不是木炭,而是直接用树枝,整个草坪烟雾缭绕,牛肉完全熏的像炭一样,大火烧了半个小时,我的母亲就把肉端到屋子用刀切片,外面的肉已经烧焦,中心的肉还有血丝。但是在广州,大家喜欢切成一小块,没那么好看,但是调料容易入味。这边的人好像不太喜欢吃半生不熟的肉类,烧烤会做得特别烫,甚至有点焦。”

Georgia最喜欢的广式烧烤是烤生蚝,一个体重不过百的女孩子,可以独自吃完两打。“我第一次去光顾烧烤摊的时候,东西太好吃,自己太心急,不小心被铁签烫伤了嘴唇。”

除了烤串,还有老外吃出了一本《中国街头美食》

豪伊·索思沃思 美国外教

他最爱的街头小吃:茄子馅包子

美国“吃货搭档”豪伊·索思沃思和雷格·马察,日前在美国出版新作《中国街头美食》,向英语世界读者介绍100种中国小吃。

“中国人对烧烤真是‘爱得深沉’。”豪伊·索思沃思对《人生一串》赞不绝口。虽然长着一张外国人的脸,他却是对中国街头美食情有独钟的“中国胃”。他的中文名——“郝威”,谐音“好胃”或“好味”,足以明志。这名字已取了20年。从1996年从纽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他来到中国辽宁沈阳一所学校教书。遍布中国街头的美食一下子迷住了他,他那一年简直都是在“吃”中度过,“吃”成了正业,教书倒成了“课间休息”。

此后20多年里,他和搭档多次重返中国,走遍北京、西安、成都、扬州、苏州等地,品尝美食、搜集食谱。他还从2010年起开始制作网络视频节目,将自己在中国的美食之旅收入镜头。在他看来,享用街头小吃已成了中国人一种生活方式:早晨上班路上,在路边摊买几个包子或一套煎饼果子,配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就能搞掂一顿早餐;晚上下班后,和朋友在大排档吃着烤串、喝着啤酒聊天……

郝威觉得,尽管中餐在美国备受欢迎,但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街头小吃这个“重磅角色”却了解寥寥。向世界介绍中国街头美食的念头,促成了新书的出炉。书中记录了100种经典中国街头小吃:煎饼、油条、包子、豆腐脑、煎蛋锅盔、肉夹馍……不过,如果非要在中国小吃中选出一个“最爱”,郝威有一个暖心的答案:在中国,有一回生病,病榻上的他吃到了朋友带来的几个热气腾腾的茄子馅包子,“在我心中,茄子馅包子一直都是最好吃的中国小吃。”说到底,心和胃是相通的。

郝威说,就像大多数美国人不了解中国街头美食一样,在很多中国人眼里,美国菜只局限于汉堡、薯条、披萨、炸鸡等快餐,彼此有很多不了解。而他有一个心愿——成为中美之间美食交流的使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