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让老外们印象深刻的 不仅有中国机场美食 还有飞行服务APP
日期:[2018-09-19]  版次:[A06]   版名:[Hi广州]   字体:【



■制图/廖木兴

世界各地的美食笼络着游客们的心与胃,作为本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的东道主,广州毫不怯场,会场的中国菜惊艳着各国民航从业者的味蕾,而会场外的“广州味”,也成为不少与会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新快报记者 罗韵/文 ■新快报摄影记者 孙毅/图

对地道中国味“觊觎已久” 英国机场工作人员Willson:最棒的出差

在排队领取小笼包和饺子的长龙中,来自英国的机场工作人员Willson胖胖的身躯显得特别醒目,工作人员也特意往他的碗里多装了不少。

Willson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己本来就是不折不扣的唐人街爱好者,平时钟爱中餐外卖,周末则必须呼朋唤友光顾中餐厅打牙祭。这次随队来广州参展的机会,他向公司争取了很久才得到。虽然这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但通过各种视频网站,他已经看过许许多多关于广东美食的节目,对许多经典的粤菜如数家珍。

他说,自己经常在网上追看一个美国籍华人厨师的美食节目,对他充满了崇拜,“他开的餐厅都是美国顶级的中餐厅,做菜的双手好像魔术师一样,简简单单在超市里就能买到的食材,在他手里变成让人垂涎不已的美食——我曾经想在家里模仿,但从来没有成功过。”

谈及自己在展会上的收获,他口中吐出一大串食物的名字,“我吃了西安机场的凉皮和肉夹馍,武汉机场的小面,还有广州的拉肠,原来味道跟唐人街的不太一样,这种感觉挺奇妙。”

他说,这趟出差旅途虽然要面对时差、环境的变化和语言隔阂,但却是他工作近十年来最快乐的一段差旅。因为,每天下班以后,在广州的合作伙伴和同住一家酒店的同行都会带着他们到大街小巷中觅食,尝试各种各样的美食。

他打开手机相册给新快报记者展示自己几天来的“战果”,从粤式早茶、粥粉面,到麻辣火锅、牛肉火锅、烤串还有鱼生、大闸蟹等等。

“他们还问我,老外有什么东西是不吃的吗,需要去那种高大上的西餐厅吗……我赶紧澄清,我那么老远来到广州这样声名在外的美食城市,就是想尝遍最地道的本地美食。”

美国航司职员Michael:为中国机场用高科技服务乘客惊艳

来自美国的Michael是一名刚开始工作两年的航司的职员,趁着工作的间隙,航司工作人员们也相互之间展开了美食社交,到彼此的展位上去品尝特色餐食和酒水,顺便交流工作上的资讯和经验。

“开展第一天,人还不是很多,我就溜到本地的展位上试吃他们带来的美食。”他高兴地说,“我也给他们送了我带过来的一些甜点,大家交换了邮箱,交了朋友。”

Michael说,他所见过、工作过的美国机场大多数历史比较悠久,虽然旅客吞吐量大,但是机场的硬件设施比较陈旧。这次来到广州所见所闻,从同行们口中听到的许多高科技的体验产品都是他从未接触过的。

“一个同行告诉我,这里的旅客中流行一种能追踪飞机状态的APP,从飞机到达、候机中、变更登机口、延误或取消,都能从手机里知道,还连接了行李险、误机险、接机送机等功能,太方便了,我们就没有开发这样的东西,官方APP功能也很有限。”

“从跟他们的交流中,我看到很多精彩的运营案例,尤其是高科技如何服务于乘客体验这些方面。”

丹麦机场职员Julie:希望学习广州的接待能力

来自丹麦的Julie是一名机场的客户服务部门职员,这一趟广州之行给她带来的最深刻的体验,是本地餐饮、运营部门同时服务数千人,以及遭遇台风“山竹”时短时间内疏散数千人的能力。

她说,16日“山竹”来临前夕,数千外籍参展人员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陆陆续续从统一的入口离开展馆,有人选择乘搭地铁或到街头拦截出租车,但大多数人生地不熟的老外还是选择等候酒店安排的班车。

“一时之间场面有点慌乱,但是大家都是从事民航服务行业的,也参加过不少大型活动,对突发的状况多多少少有应对能力。本地的疏散速度非常给力,短时间里组织起很多工作人员,那么多人没花太多时间就平安送离了,效率有点惊人。”

她还说,晚上参与的晚宴,来宾就有3000人左右,同时享受了一场富有岭南特色的宴会。“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人参加的宴会,很想知道厨师团队是怎么办到的。跟现场酒店的工作人员聊天,得知他们出动了800多名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员工来筹备宴会,除了出品还兼顾到语言服务。”

“在我的家乡,本来常住人口就不那么多,游客吞吐量也有限。如果能提高我们自己的招待能力,那么我们就可以迎接更多来自全球的游客,把美好的北欧风格展示给更多人。”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