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爸爸妈妈,我今年到底多少岁?”
日期:[2018-09-22]  版次:[A06]   版名:[2018新快报寻亲圆梦行动]   字体:【
■他对亲生父母的牵念,十年来从未间断。

25年前走失,已为人夫为人父的他仍想找回亲生父母

小屋门户虚掩,背光的一对年轻男女轻轻抚摸小男孩的头,叮嘱他留在家中不要到处跑……场景突然切换到一个大院门口,不管小男孩多么奋力追上去喊“爸爸”“妈妈”,年轻男女的背影仍越走越远……

多年来,胡小山(化名)无法记清自己有多少次从相同的梦境中惊醒。他身边有从5岁开始将他抚养成人、一直给他关爱的养父养母,几年前,可爱的妻儿也相继走入他的生活,带来许多欢声笑语。但胡小山仍想寻找梦中人。“梦里的人和屋子,正是我亲生父母和老家房子,1993年我从家里走丢,辗转到广州的孤儿院,后来又被养父养母收养,对家里和亲生父母的一切我已经印象不深。可是,我仍想找寻他们,至少要问问,我今年到底多少岁?”

辗转得知身世 不敢开口求证

身份证上,胡小山的出生年份是1989年,户籍汕头。他可以说一口地地道道的潮汕话,因为他在那里长大。可胡小山最怕别人问起的,就是年龄。“今年是不是29岁?我不知道。”小山告诉记者,从中学时代的15岁开始,就隐隐约约听到身边有同学在背后指指点点:“内容大概是,我是一个被收养的孩子,之所以来到现在的家庭,是因为他们的长子夭折了……”

起初,胡小山并不听信闲言碎语。但是,内心有一颗种子,却在不知不觉生根发芽。高中期间,他托几名发小帮忙从各自父母口中打探,印证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名养子。小伙伴的反馈让他惊讶,原来自己真是被父母从广州的孤儿院领回来的。

“小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心里很难过,很想亲口问问爸妈是怎么回事。每次却开不了口,每次刚想张嘴,就想起爸妈从小对我嘘寒问暖的场景。爸爸身体不好,仍然坚持教学工作,姐姐更是家中和我最要好的人。”

他不断自我安慰,“就算爸妈承认我是养子,我也一样爱他们,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追求‘真相’呢?”

害怕忘记过去 用画留住记忆

在真相面前,胡小山选择坦然面对。但是,自以为的淡定状态,无法抵御梦中的家,梦中的父母一次次潜入梦境,侵入脑海。

胡小山隐约记起,小时候的“家”在一所广州的大院子里,自家的房子和院里所有刻板的小平房一样,方方正正。他还想到,走失的那天,是在饱觉后,爬下床,四顾无人,他跑出家门爬到“峭坡山”(音)上玩耍。玩累了,又迷迷糊糊走出大院……

小男孩懵懂站立,身后是一个汽车站,行人来来往往。左右环顾,惊觉已经走远的他吓得哇哇大哭……这些细节,是过去10年来他不断回忆的场景,为留住记忆,胡小山将记忆场景画成简笔画,一次又一次矫正,还将自己的走失路径画成线路图,保存在手机里,时时翻出思索。

2008年,19岁的胡小山高中毕业,选择离开汕头,去广州打拼。“可能还是想圆一个梦。”他说,打拼过程虽然艰辛,也有所成就,他和朋友一起做外贸生意,还认识了女友,两个年轻人相携相伴。

找到市福利院 翻出领养记录

当然,他也循着发小们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广州市福利院,印证了记忆中的部分细节。虽然,如今的广州市福利院已不在龙洞,但资历很深的老师翻出记录,确实查到胡小山当年被送院救助,然后被好心家庭领养的过程。

“我是在1993年5月,被民警从广州东山口电车总站发现的。”他告诉新快报记者,福利院的老师说,那一天,年幼的自己四岁左右。让他百思不解的是,既然记忆中,自己在广州生活,为什么福利院的老师告诉他,当年听不懂他的口音?“有档案记载,被送到福利院时,我根本说不清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姓名,只是哭。”

与此同时,福利院老师还提出疑惑:胡小山当年,到底是自己从家里走丢的?还是被人“带”到广州街头?

深感养家恩情 只愿悄悄寻亲

胡小山在福利院过了一年,有好心人通过领养手续将他接走,取了新名字,户口本也写上了“1989年”的年份。2012年,胡小山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随着女儿的出生,他将养父母从汕头接到广州一同居住,让老人家共享天伦。然而,已为人父的他仍想找到亲生父母,愿望还日益强烈。

“我寻找亲生父母的目的很简单,希望今生今世可以看到他们,告诉他们,养父母待我很好。如今我的生活不算富裕,却很幸福,同时也是宽慰亲生父母,不用担心我。”

胡小山悄悄找到公益组织“宝贝回家”,请志愿者帮忙录入信息,分析仅存线索。不过,这一切,他是悄悄行动。“我和妻子商量过了,养父养母已经年过六旬,一切需要顾及老人家的感受,就算找到亲生父母,我也不能离开养我的养父养母,更不能让他们难过。”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