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玉(艺评人)
随着书写记录功能的退化,如果说书法艺术在当今依然生命力蓬勃的话,原因在于它的艺术和精神功能的凸显。人们既希望借助书法培养精致、细腻的东方审美,又希望上溯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更希望借助书法修炼内敛含蓄的性情、融通东方哲学,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寻找一方精神家园。
一种优良审美的培养和艺术、哲学领悟的实现,最忌讳心浮气躁,这是商业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矛盾之处,也是艺术的形而上特质最易被商业的形而下利用的地方。前文所举的种种书法丑态是借着“书法创新”的名号来哗众取宠的商业行为,其本质一览无余。
纵观中国书法史,从先秦的书法萌芽到近代书法复兴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我们的书法成果卷帙浩繁,取得成就的书法面目和流派纷呈,面对沉甸甸的书法史,我们对于传统的研究和吸收一直走在路上,在商业文明席卷一切的时代潮流中,我们对于书法艺术的研究传承更应在继承中创新。
而真正的书法创新是在深入研究传统基础之上的吐故纳新,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颠覆性的,更不是搞笑版或无底线的,任何一种艺术创新都有其自身需遵循的客观规律而不是任由小部分人肆意妄为。
深入地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里结出的一颗硕果,在今天传统文化式微的大背景下,挖掘传统、重振雄风,实现一定程度的复兴是当务之急。依笔者看,我们更需要传承,加强书法的体系性教育和普及工作,消除大众和书法之间的隔阂,提升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和书法修养,从书法回溯古人的文明、文化和心境。汲取文化精华、培养中庸、恭俭之心,以在熙熙攘攘的社会洪流中守住心灵的静谧之所才是根本。
(整理/陈福香,因版面所限,本版文字有删减,部分标题为编辑后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