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各方争抢消费金融蛋糕
日期:[2018-09-24]  版次:[A15]   版名:[财眼周刊]   字体:【
■廖木兴/图

“导流依赖”引关注

信托系首次入局 银行系再添新军

近日,消费金融迎来第20家银行入局,光大银行斥资6亿元参设消费金融公司。年报显示,得益于场景、风控等优势,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脱颖而出。不仅银行系,近日信托系也进入了消费金融领域。业内人士分析,消费金融正规军正日益增多,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持牌机构来瓜分消费金融这块蛋糕。然而,业内人士指出,不少银行系消费金融对于流量患上了“导流依赖症”,无法掌握流量和风控,并非长久发展之计。

■新快报记者 黎华联

A

银行系消费金融将迎来第20家

近年来,消费金融领域已成为银行必争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有24家公司获得消费金融牌照,其中银行参股或控股的就有19家,是绝对的“主力军”。 日前,光大银行发布公告,与中青旅及王道银行签署合资协议,拟共同出资成立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如果布局成功,这将是银行系入局消费金融的第20家机构。

公告显示,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光大银行出资6亿元,占股60%;中青旅和王道银行各出资2亿元,各自占股20%。

光大银行表示,消费金融公司结合该公司优质资源以及中青旅旅游产品和消费场景,加之王道银行服务海峡两岸的桥梁作用,共同促进消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和发展。王道银行于中国台湾注册成立,主要从事授信、存款、外汇及国际金融、金融商品交易、证券、融资及财务顾问、信托、电子金融、个人金融网络服务业务。

B

信托也入局 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更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系是消费金融领域的主导者,其余则为产业系主导,有上市公司、零售企业等参与设立,包括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和华融消费金融,近日信托系也入局。

近期,由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集团”)、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信信托”)与金蝶国际共同发起设立的中信消费金融公司(简称“中信消费金融”)已获得监管机构审批通过。

据了解,中信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为3亿元,中信集团持股35.1%,中信信托持股34.9%,金蝶国际持股30%。与其他机构的最大不同在于,中信消费金融是第一家以信托行业为主导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

据融360不完全统计,除了正在运营的2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外,还有13家拟设立或已经获批筹建但未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从13家还未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出资方来看,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比如中信消费金融是第一家信托公司参与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是第一家两岸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正规军正日益增多,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持牌机构来瓜分消费金融这块蛋糕,尤其是中小银行,从拟设立的这几家公司也可以看出。”融360分析师表示,其亦认为,除了消费金融公司内部的竞争更加激烈,消费金融公司与其他类型消费金融机构的竞争也同样激烈。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的市场份额不用多说,就连银联也开始布局消费金融市场。据媒体报道,银联旗下子公司银联商务推出了一款现金贷产品“全民购”,可用于银联消费。

C

消费金融公司冰火两重天

银行系业绩不俗

从中报业绩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冰火两重天,但银行系业绩不俗。据不完全统计,中邮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10余家公司实现盈利,占全部23家持牌金融消费公司的半数左右。

这10余家公司总计利润超过14亿元,其中,去年坐上头把交椅的招联消费金融贡献了近半数。实力较强的马上消费金融盈利情况继续保持领先,今年半年的营收已超过去年全年的63%。兴业消费金融报告期内营业收入8.69亿元,实现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19.78%。杭银消费金融则实现扭亏为盈。

银行系消费金融唯一一家亏损企业,是由上海银行持股的成立仅一年的尚诚消费金融,主要由于公司发展初期在系统投入等成本支出较大。

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系消费金融能逐渐胜出,并优势越来越大,主要是银行系能借助发起人的场景优势,在发展消费金融方面有覆盖较全的获客渠道,还有低成本资金和良好的风控。

D

患上导流依赖症

掌握流量和风控是关键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银行系消费金融业存在流量依赖度过高的情况。捷信、中邮、马上、包银、招联等消费金融公司,都已展开了跟支付宝芝麻信用分的合作,后者相当于导流渠道。

但8月发生的一件事,让行业警惕起来。趣店与蚂蚁金服的入口合作将在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这意味着贷款类机构将无法通过支付宝的应用货架,或者是芝麻信用的导流推荐,触达巨头手上的数亿级用户。

而近日,中邮消费金融暂停全部线下渠道受理普通“邮你贷”业务,又一次引起了线上线下孰优孰劣的争论。再者,捷信消费金融上半年的巨额亏损,也让市场对线下重资产模式产生了质疑。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进一步提出,一些持牌机构,通过与流量巨头的合作实现了规模的增长,但运营能力跟不上,无法将借款用户转移为APP用户,对所谓助贷兜底的依赖,也使得自身的大数据风控能力始终不上道。“消费金融类机构高价钱买来的,不过是流量,很难转化为自己渠道中的用户,买一次用一次,存量用户的复借率无从谈起。还有一些机构,患上了助贷依赖症,心安理得地做起了资金方,做起了牌照和资金掮客。”

薛洪言表示,若无法跨越从流量向用户的天堑,业务量的增长,便伴随着自身获客、运营、风控等核心能力的退化。在规模导向的考核机制下,自身核心能力愈是退化,对外部流量的依赖度越高,客户留存率越低,陷入恶性循环,对互联网导流模式的依赖更像是饮鸩止渴的不归路。

“不论依托怎样的股东,一味地只单独发展线上或者线下,都不是长久之道,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保证持续发展。”融360分析师认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掌握流量和风控。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