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荫馀堂”带来的启示
日期:[2018-10-14]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专栏]   字体:【
■竹扁与竹篓

■陈履生(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美国的迪美博物馆在中国因为“荫馀堂”而名声大噪,其影响也越来越强;而“荫馀堂”因为迪美博物馆而起死回生,虽然漂洋过海,流落到异域他乡,但受到了美国人民的尊敬,成为迪美博物馆中的一件特别的展品,需要单独买票才能参观的常设展。

“荫馀堂”给我的启示是,作为博物馆人,一辈子能做成这一件足以让后人震惊的大事就足矣,但是,做好每一件小事也很重要;在博物馆要做就做大事,当然,做大事不容易,所以,我非常佩服当年的决策者、资助者、实施者。

作为迪美博物馆一件展品、一个特展、一个展厅的荫馀堂,它矗立在迪美博物馆的一个角落,堂堂正正。非常巧合的是,恰好迪美博物馆有这么一块空地,正好成为它的立身之所。显然,如今在迪美博物馆的荫馀堂,好像是嵌入到主体建筑之中。

荫馀堂在迪美博物馆是非常突出的,是如今该馆的一个重要而特别的参观项目。这里可以让美国的观众和西方的游客看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深邃,尤其是能够从中认识到安徽民居的风格和基本的格局。“荫馀堂”走出去,进入的是主流,也具有借鉴的意义。

就建筑本身而论,相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解读。而在博物馆中作为展品和展览来看,也会发现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内容。置身其中,让我感到非常惊讶,这里不仅是保留了一所完整的安徽民居,还保留了民居中建筑之外的全部内容,从家具到陈设,还有一些墙面上的写写画画,特别是陈设中的有关竹器的方方面面,非常之全面,囊括了民间家用竹器使用的大致情况,从大到小的各种用具,各种品类,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完全是想象之外。

如此一个完整的竹器品类安置在一个家庭中并作为博物馆的形态出现,这在中国可能也很难看到。因此,当我们从整体上来看荫馀堂,或者跳出荫馀堂的概念,仅就竹器方面来看中国文化传统的某一方面创造,可以说荫馀堂的另类展现,是出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的。也可以这么说,就荫馀堂本身能有这样一个陈列和展示,也是始料未及的。

而作为观众,如果在荫馀堂慢慢去看、去品的话,可能会看出其中的各方面丰富的内容。而实际上对很多参观者来说,只是过客,匆匆看过 ,可能并不在意这些日用品内在的意义,也不在意它的各种编织的方法,甚至不在意它的具体用途,以及如何使用,只知道它是一种器物,更多的是如今在博物馆中的一种装饰,正好像出口处那个回收解说器的篮子一样。至于干什么用,好像并不重要,在这里,它只是荫馀堂的一个极小的、甚至是忽略不计的小小的组成部分。实际上,荫馀堂除了建筑之外,它们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是构成荫馀堂文化内涵不可缺少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