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名画如何绘风雨?
日期:[2018-10-14]  版次:[A08]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戴进 三顾茅庐图轴

■傅抱石 风雨归舟图轴(局部)

古人的秋天,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静谧清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高昂豁达,还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辽远开阔。城市里的烟火过于浓郁,四季的变迁也失去了一些原始的味道。对于非夏即冬的广州,秋雨更是一场可以遗忘的记忆,却也因此显得珍贵。

大家耳熟能详的《枫桥夜泊》,其影响从唐代一直持续到当下,由文学扩展到绘画、音乐等领域,脍炙人口,又经久不息,由此可见诗文、诗画联系之紧密。

那么,画家又是如何描绘这些风风雨雨的呢?戴进的《风雨归舟图》描绘暴雨降临的瞬间,风雨交加,江面上小舟颠簸摆荡,行人迎风而行的情景。为了捕捉这大自然戏剧性的一刻,戴进运用宽阔的湿笔,快速斜扫过画面,表现大雨滂沱如泼、雨雾翻腾的撼人气势,同时他也画出翻折的树叶、芦苇,和逆风行走的小舟形成一种垂直逆向,加强整幅画的动势。戴进这一作品也成了《风雨归舟图》的典范之作。

近现代最钟情于画雨的莫过于傅抱石,多雨的蜀地给他带来了诸多创作灵感,无论是巴蜀的疾风暴雨还是江南的绵绵细雨,都被他再现于画幅,引人入胜,所以论者常常用“一半山川带雨痕”来形容其画作的特点。但他自己却认为,“最重要的老师是大自然本身”。

(收藏周刊编辑部)

■统筹:李世云 ■采编:潘玮倩 陈福香 梁志钦 曾贵真

(本版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