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写征文设计班徽上街找错字 中小学生“业余任务”有点多
日期:[2018-10-22]  版次:[A06]   版名:[广州区势·最关注]   字体:【
■图/廖木兴

■关注中小学生课外活动

对于学校布置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家长意见不一

“上周才交完一篇征文,这周还有一篇,周末学校还组织了跳蚤市场活动。”近日,广州一名家长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感叹说,孩子的“业余任务”有点多。写征文、义卖、设计班徽、志愿服务,甚至还有上街找错别字……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广州中小学课外活动不断创新,一方面获得不少家长点赞,认为能给孩子带来收获;但也有不少家长抱怨,认为这些课外活动增加了孩子的负担。

教别人学粤语自己收获也不少

“要上街找招牌的错别字?麻烦。”市民周先生的孩子在读小学五年级,周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上两周接到学校的通知,要家长带着孩子到街上寻找各种店铺招牌、海报或者告示牌的错别字。“我记得自己读小学的时候就干过这种事,当时还有指标。”周先生告诉记者,刚开始他对这个任务比较抵触,不过小孩反而很有兴趣。抱着顺便逛街的想法,他在周末带着孩子出去找错别字了。

“结果根本逛不成街。”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周先生有点哭笑不得地说,“小孩看到每块告示牌都要站在前边研究一番,比游客看得还仔细,发现有可能错的地方还要我马上用手机查,态度比做题还认真。”一天下来,父子二人虽然没有找到中文错别字,却发现了几个英文翻译错的地方,有几次两人还争得脸红耳赤,最后只好让小孩抄下来回去请教老师。“一天下来最后发现还挺有趣的,不但他学到了东西,我也有收获,能出去走走就完成一项作业总比周末待在屋里写作业强。”周先生表示。

对于学校布置的特殊作业,家长李先生与周先生一样表示赞成,认为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李先生的小孩在天河区读初二,之前曾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给外来工子女教粤语的志愿活动。“这样既帮了别人也增加了孩子学习粤语的兴趣,他一开始没准备好,就去跟小朋友聊天,结果发现不行,上了一节课回来后乖乖找资料备课。”李先生介绍,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一类的志愿活动,孩子可以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他认为的课外活动的意义所在。

家长要找熟人帮小孩设计班徽

家长徐先生的孩子今年读二年级,他说,孩子在一年级入学发生的事情依然让他记忆深刻。在入学之后不久举行的家长会上,班主任提出,因为学校要组织校运会,每个班都需要有一个班徽,希望同学们和家长们踊跃提供设计方案。“一开始是我儿子自己画了一个方案准备交上去。”徐先生说,本以为这种任务就是让小学生随便发挥一下,开始时不太在意,可是上交那天的中午就接到了小孩的电话,说有些同学交的是电子稿,看上去比自己画的认真多了,哪怕与其他手工画的同学比,自己的作品也太随意了一点。“要改!要帮忙一起改!”他从电话里听出了儿子的意思。于是,父子俩研究了一个晚上,用电脑画板画出来的效果还没有手绘好,“小孩说这是老师第一次布置的任务,总不能与其他同学差太远了,还主动提出加班加点再想想。”徐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

为了让小孩好好休息,徐先生只好向一名从事设计工作的朋友求助,把小孩的初稿拍照发给朋友,让朋友再润色一下……“听说有的学校做班服也要家长帮忙做设计,有要求高的还要打板出初样,根据初样再修改。徐先生笑着说。

课外活动 植入商业元素怎么办?

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商家瞄准学校需要办活动但资源有限的机会,借承办的名义把商业元素带到校园中,这是家长普遍的担忧。

10月19日,看到学校老师介绍某种金融产品,一位小学生家长感到很意外,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商品为什么可以进校园?

这名家长告诉新快报记者,学校老师在介绍商品的时候,把家长“自愿购买”这一“重要的事情”连讲了三遍,广而告之。

无独有偶,上述家长还反映了一些问题。此前不久,他收到学校发给家长的信息。其中,有一个通知的内容是:为了配合相关部门的计生工作,需要家长填表和交计生证明复印件,此外还有对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介绍。“难道这些也是学校的工作?”该家长表示不能理解,但最后还是配合完成。该家长称,对学校老师向学生介绍商品的做法完全不能接受。“假如家长随意在老师家长沟通平台上发布商业广告和活动,老师和其他家长会怎么想?”

■统筹: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朱清海 邓毅富 谢源源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