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用教育的方式提升美学应该是发展中的常态”
日期:[2018-10-23]  版次:[A07]   版名:[城事]   字体:【
陈履生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西安美院新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


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西安美院新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陈履生谈美育——

广东新快报社联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再次共同主办“翰墨青春传承岭南——2018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日前已经正式启动,连续多年举办的艺术盛事,早已引起全国专家学者对美育话题的关注,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西安美院新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陈履生接受了新快报记者有关美育话题的采访,陈履生回忆了当年的美育求学经历,谈及当前的美育现状,他表示:“用教育的方式来提升美学应该是发展中的常态。”

■新快报记者 梁志钦

为考南京艺术学院 放弃国画油画专业

1974年,高中毕业等待分配工作的陈履生,一时百无聊赖,当时“文化馆像我的家一样,有事没事都泡在那里。从那里开始学画”。四年之后,陈履生接到了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做梦也没有想到上大学”。从此开启了他的艺术生涯。

9月8日,南京艺术学院1966年之后经过高考而录取的第一届大学生入学。那一天,陈履生拿着南京艺术学院的入学通知书离开了家乡扬中,离开了工作三年多的电子仪器厂。从扬中坐轮渡(现在有了长江大桥)过江、经镇江乘火车到南京后,又转坐公共汽车到鼓楼,然后乘11路公共汽车到了草场门,再步行差不多一站距离才到校园所在的黄瓜园。

陈履生入读的专业是“工艺图案”,是美术系此前历史上一届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班,共19人。“如果想考上大学,就必须放弃心仪已久的油画或国画,所以,只能报考招生人数最多且有可能是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的图案专业。”陈履生介绍,自己所学的“工艺图案”实际上就是“染织”专业,它不仅属于染织专业的教学体系,而且任课的也是清一色的染织专业老师,因此,入学之后,陈履生经常潜入到油画班、国画班的教室,看他们的习作。

创造了南艺本科生第一个

在学报上发表文章的先例

时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的刘海粟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个展,还在读大学二年级的陈履生在参观展览时发现了刘海粟题画艺术的特点,而这时候的学界、包括学校的史论老师中还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因此就写了一篇名为《刘海粟先生的题画艺术浅识》的文章,并顺利发表在南艺学报《艺苑》上。

据陈履生介绍,这是第一篇研究刘海粟院长题画的文章,也创造了南艺本科生第一个在学报上发表文章的先例。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一篇文章,陈履生得到了刘海粟的单独谈话并鼓励,这也成为了陈履生转向美术史专业的一个动因之一。

他是他见的第一位教授

他是他招的第一个研究生

实际上,事情总像冥冥中自有定数。陈履生在刚入学的时候,一次“偶然”机会便认识他此后的研究生导师温肇桐教授。当时在入学报到的手续等办妥后,陪同陈履生从家乡而来的哥哥便入住了学校的招待所,当时的招待所较为简陋,安排两人一间房,而同房的另一位先生,竟然是教授温肇桐(当时是因为学校落实政策,把他从常熟召回南京,临时安排在学校招待所居住)。这是陈履生见到并认识的第一位教授。虽然那一次算是萍水相逢,但此后他对陈履生的影响却举足轻重。

在这里,不得不介绍作为江苏常熟人的温肇桐。据陈履生介绍,温肇桐先生在到上海美专教书之前只是常熟虞山镇石梅小学的图画老师,但是非常刻苦,他在教小学图画课的时候写了一本《小学美术教育法》的书。说是书,但只有几十页,几千字而已,那书好像比32开还小。温先生寄了一本给时任上海美专的刘海粟校长。刘校长看后,大加赞赏,认为开天辟地,居然还有人研究小学美术教育法。在那个时候,确实是闻所未闻。因此,刘校长决定聘温先生任上海美专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温先生又随刘校长到了无锡的华东艺专,接着又到了南京。

“在温肇桐教授的影响下,我从大学的三年级开始,基本上就决定了今后转向美术史的学习和研究。”陈履生回忆称,1982年,他便顺利成为了温先生一生中的第一位研究生。不过,他只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之一,排名第二,前后还有刘汝醴教授、林树中副教授。

“记住与我成长关系密切的老师”

谈及在求学道路上受的影响,陈履生表示,“当我们今天能够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和国家的文化事业作出一点奉献的时候,还是要感念母校的那些见证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事业起步与发展的一代宗师,记住与我成长关系密切的老师:刘海粟、谢海燕、陈大羽、张文俊、刘汝醴、温肇桐、张文俊、苏天赐、林树中、张华清、刘菊清、保彬、金士钦、金庚荣、奚传绩、周积寅等。”

其中,陈履生谈及谢海燕教授时表示,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而且从一点一滴中关心和培养学生。记得有一次他到我们班上来视察,当时正在画水粉画,他看到一位同学在涮笔之后把水随手甩在地上。他很不高兴,但是,却和蔼地指出应该怎样,并亲自示范。“我和我的同学们听了都是口服心服。虽然这是很小的事情,却可以从中看到谢海燕教授的严谨作风。”

对话

“美育就是为了人的美好心灵与美好生活品质的修饰”

新快报:您认为有哪些方面可以推动美育?

陈履生:作为一种教育,美育方式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历史文化传统、地域文化传承、家庭文化影响,都是推动美育的重要组成。用教育的方式来提升美学应该是发展中的常态。美育就是为了人的美好心灵与美好生活品质的修饰。

新快报:美育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哪里?

陈履生:美育的根本就是在德的基础上“饰其性”。如果违背特点和规律,变成说教和形式,那么,就不可能达到美育的目的,就可能蜕变为“修其容”。美育是审美的基础教育,是审美观建立的基础,审美的功用意义在“成教化”的具体要求中,把图像的观赏与教育结合起来,发挥了审美的社会作用。

新快报:您怎么看近些年出现的“丑书”以及难以入眼的公共艺术现象?

陈履生:那不断挑战底线的丑书,造成视觉环境污染的公共艺术,都是在考验社会的审美观。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甚至模糊美与丑的界限,那就遑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由此又可以看出,审美观在“四观”中的特殊地位。在新时代以美育来带动建立一个“四观”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