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监管部门针对“培训贷”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日期:[2018-11-01]  版次:[A19]   版名:[财眼]   字体:【

■《民办培训学校(院)办学许可证》样式

“培训贷”受害者维权中又险遭“二次套路”

“培训贷”调查追踪

10月15日新快报报道了《起底培训贷: 你以为是在面试, 其实是在贷款》,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有关部门随即采取相关行动。记者从广州市人社局获悉,报道出街后,人社部门开展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检查单位机构4336家、涉嫌非法从事职介活动3家,并责令改正5起,行政处罚2起,处罚金额共计1.714万元。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昨日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培训贷’利用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经验不足,比较容易轻信人的弱点,‘套路’学生骗取贷款,对于这一恶劣行径监管部门都在持续严厉打击。”

■新快报记者 许莉芸 沈逸云

给个“红包”就能帮撤贷款?

新快报此前报道,小宇曾遭遇北京某公司“培训贷”套路,昨日新快报记者对他进行了回访。他表示,11月将是最后一个还款月,“前几天找了律师,但是律师说我这种情况诉讼费并不低,我考虑后还是放弃了,毕竟目前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了。”他无奈地表示,只能“花钱买教训了”。

但是,小宇在维权群中又遭遇了“二次套路”。据他给新快报记者的截屏截图显示,就在一周前,一位自称为“西安华×国际教育集团”的人士称只要给他300元红包,他就告诉小宇如何去法院起诉,并表示“根本不用打官司,通过发票就能让他们撤销贷款”。对此,方颂提醒,不要轻信网络上没有资质的机构所谓维权帮助,以免受到二次伤害。

社会不是温室,要培养识别能力

方颂告诉新快报记者,近年来广州市内“培训贷”现象已经明显减少,去年开始广州公安等多部门曾联合打击“培训贷”“校园贷”等现象,目前已经破获数起“培训贷”案件。

方颂提醒,学生或者外来务工人员在签订贷款合同前一定要谨慎,不要轻信别人,要抱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仔细阅看借款合同条款。“因为签了字就有法律责任,不清楚的话可以询问老师或者专业人士。”他还表示,当前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仍任重道远,还要加强对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社会不是温室,一定会有好人有坏人,要培养识别能力。”

市人社部门开展针对“培训贷”的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记者从广州市人社局获悉,在新快报做出“起底培训贷”报道后,人社部门开展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检查单位机构4336家、涉嫌非法从事职介活动3家,并责令改正5起,进行行政处罚2起,处罚金额共计1.714万元。

公布各区职业培训投诉电话

除了专项检查,市人社局表示,各级人社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随机检查,集中时间对职介机构自发集散地、求职纠纷高发地加大日常巡查力度,联合公安网警、工商等部门形成整治合力。一旦发现企业涉嫌利用微信、QQ等新型社交工具发布招聘信息,涉嫌收取高额费用的行为,及时报公安机关进行打击。

此外,还加大了对经人社部门审批设立的培训机构办学情况(包括贷款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发现涉嫌“培训贷”的情况进行重点查处。对于无许可办学的机构,积极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坚决取缔,杜绝非法培训。

市人社局还公布了各区均公布各区人社部门关于职业培训的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并及时处理和查处违规办学、非法办学的非法机构。

走访技工院校清理不良贷款

对于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等培训贷的目标人群,市人社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在广州技工院校中,结合校园贷治理防范工作,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实习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培训贷和校园贷的本质、形式、特点、套路、危害等的教育,增强学生防范培训贷、校园贷等套路贷的意识。

市人社局透露,下一步将配合市牵头职能部门,加大金融安全宣传,将防范包括培训贷在内的各种非法贷款风险纳入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重点加强对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此外,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将继续开展异地务工人员岗前综合教育服务,采取线上与线下现场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求职就业、普法及权益维护等内容。

小贴士

三步帮你防范“培训贷”

一、看资质: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

选择培训机构一定要辨别是否属于由政府行政部门审批设立和管理的正规职业培训机构。经人社部门批准设立培训机构均冠以“广州市**区*****职业培训学校(院),且有政府行政部门颁发的民办培训学校(院)办学许可证。

二、辨工种:非许可工种谨慎选择

经政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民办培训机构均对开设工种(专业)有明确规定(见下图《民办培训学校(院)办学许可证》样式),选择时务必注意许可上的内容与所参加培训的工种是否相符。凡是不在工种(专业)范围内开设的培训,请谨慎参加培训。

三、防陷阱:非理性收费谨慎选择

一般以推荐高薪工作为诱饵,采取培训机构和网络贷款机构合作,对培训者进行借款促其进行高额培训的行为,普遍存在着一定欺骗性。如此类苗头和现象,请广大培训者谨慎选择,发现涉嫌恶意欺诈、暴力催收、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可直接报警请求援助。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