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
日期:[2018-11-06]  版次:[A10]   版名:[城事]   字体:【

“青苗计划”召集人、广州画院院长方土谈艺术:

为培养广东青少年对岭南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激发青少年书画爱好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为岭南文化艺术界挖掘优秀的艺术人才,“翰墨青春 传承岭南——2018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近日启动。这项已经连续举办四届的盛事,每年吸引着全国上万名艺术爱好者参与,也引发了全国名家有关“美育”话题的广泛讨论。日前,“青苗计划”召集人、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向新快报记者表示:“目前的高校美育是一种普及教育,我认为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给年轻人树立一些标杆。而且美育整体提升了,全民的眼光、眼界、品味格调都会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美育的提升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能推动社会进步。”

■新快报记者 梁志钦

“需要给年轻人更多关注”

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从美院走进社会、再从社会走进画院,这个过程容易发生脱节,不少当年的好苗却未能茁壮成长。不少美院学生毕业后无法按照设定的轨道成长,往往迫于生活压力而放弃艺术探索,另谋出路,造成了人才流失。

1986年,方土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被分配去拍电影。因为工作原因,他停笔数年,不少师友纷纷劝他重拾画笔,特别是广东省美协的黄亦生、区焕礼两位先生,专程到他单位约谈,最后为他定下“星河展28回”排期的个人画展,从而坚定了方土重回创作道路的信心。

鉴于自己的经历,方土认为,“我们需要给年轻人更多关注,让他们坚定自己的艺术理想”。他说:“从美院毕业到参加工作之间,存在多种选择,是现实与理想博弈或平衡的结果,很多原本在美术领域很优秀的人,因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理想。实际上,很多优秀人才到了其他行业同样会优秀,这样一来,他们回到美术圈的可能性就小,美术圈的后发力量自然就变得薄弱。”

“青苗计划更像一个平台”

一个艺术大家的成长过程中往往有几个重要节点,节点之间需要相应的连接桥梁,从艺术启蒙到进入美院进行专业学习,中间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从美院毕业到成为专业画家,需要以前辈引导或指引性的交流作为纽带。事实上,“以老带新”在美术史上有很多典型例子,杨之光就得益于高剑父和徐悲鸿的提携。对于步入社会的美院毕业生,能得到有资历的老师点拨,必定能让他们受益终身。针对这一现象,不少画院早就成立了“青年画院”,只为扶持青年画家往专业画家方向发展。但对于这种形式,方土始终觉得每一期能帮扶的青年画家名额非常有限。“这个计划更像一个平台。”他说。

2013年9月,广州画院与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美术学院共同打造了公益性美术人才培养计划——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养计划,通过选拔人才、授课、名家访谈、采风写生、创作评讲、各类展示等多种形式,至今共培养近150名优秀青年美术人才,该计划也已进行至第二期。“青苗计划”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不仅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的人才,还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等综合类院校的优秀艺术人才。“这个项目填补了国内非学历阶段青年优秀美术人才培育的空白。在这里,既没有门户之见,也没有山头之分,他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由学习和交流。”方土说。

人物介绍

方土

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被分配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工作6年。1992年调入广州画院,2005年起至今担任广州画院院长。2007年获“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提名奖、“第六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执行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协副主席。

对话

“我常常鼓励年轻人要有适度轻狂”

新快报:“青苗计划”在推动美育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方土:目前的高校美育是一种普及教育,我认为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给年轻人树立一些标杆。而且整体的美育提升了,全民的眼光、眼界、品味格调都会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美育的提升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能推动社会进步。”

新快报:您挑选“苗子”,有哪些考虑?

方土:一个画家对艺术的理解,以及自身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修养,最为重要。选拔新人时,我更注重挑选有潜质的年轻人。画画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它是集大成的工作,涉及的门类很多,才情、品味、能力、悟性等都很重要。当然,首先要看一个人是不是搞艺术的这块料,然后我们再提供一些平台,给予一些机会,辅助他成长。

新快报:开展了两期,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方土:“青苗计划”最大的特点是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它始终代表着年轻、活力、创造性。两届过来,“青苗计划”已经成为了一个团结与包容的组织、年轻人的聚集。

新快报:您对青年艺术爱好者有什么建议?

方土:我常常鼓励年轻人要有适度的轻狂。这种“狂”,是敢于立下雄心和壮志,然后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有些人可能需要努力一辈子,但最终还是实现了他的目标。这是一种能够让人注视的“狂”。

新快报:艺术探索应该“独自作战”还是“抱团前行”?

方土:我觉得一定要“抱团”,不要孤立地行走。因为艺术的路很艰难,要穿过一片“沼泽地”,这段路上需要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参照,这样走起来就会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广州美院读书,和黄一瀚、陈侗、周勇、安林等几个师兄弟组织了“大阿龙画会”,随后又成立了“后岭南画派”。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体现了一定的实验性和群体力量。成长是同代之争,要重视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要时刻用艺术的眼睛观察生活,这样,所有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可用的。艺术的呈现需要有所突破,只有经得起风浪才能成长。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