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虽然紫檀属植物有70种 但只有“檀香紫檀”才是真正尊贵
日期:[2018-11-18]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紫檀]   字体:【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檀香紫檀原木

■印度紫檀横截面

■紫檀划痕

■檀香紫檀活立木经刀砍后外渗出的紫红色树液。


中国人对紫檀的爱,是真爱。从明清宫廷大量的珍贵家具文玩,到如今各大拍场的绝对镇场之宝,再到身边文人雅士心心念念的手串爱物,这种具有神秘而绚烂色彩的“帝王之木”,从来都是魅力无限。

从唐代开始,紫檀大量进入我国,“尺八调悲银字管,琵琶声送紫檀槽”,唐人就已经以能得到一把紫檀槽的琵琶而为贵。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著名学者周默著述的《紫檀》一书,是目前我国第一本系统考察紫檀历史和艺术之著作。该书丰富了紫檀研究的领域,发掘了很多不为学界涉略的关于中国紫檀的珍贵文献。

下面,让我们跟随周默先生的探寻脚步,略读一下《紫檀》,了解一下他的考察和推求成果。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檀香紫檀才是真正的紫檀,原产地仅限于印度南部

人类关于紫檀的最早认识,可以追溯到我国西晋崔豹的《古今注》:“紫旃木,出扶南、林邑,色紫赤,亦谓紫檀也。”而比较系统地、科学地认识紫檀,应该始于19世纪末的英国与英属殖民地印度。

周默认为,虽然紫檀属植物有70种,但真正称得上明清家具所使用的紫檀木只有一种,即檀香紫檀。

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专指历史上用于家具及其他器物的一种木材,并不指其他木材。

那么檀香紫檀的产地在哪里?“我们从《印度商用木材》及本人多次赴印度、东南亚诸国林区考察的结果,紫檀(P. santalinus)之原产地仅限于印度南部特别是东南部之卡纳塔克邦及安德拉邦,至于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只有少量人工种植的檀香紫檀,而不是原产地。”

印度紫檀只是花梨木,始终给人一种发飘的感觉

在历史上,乃至现在,有好几种木材,曾经引起了人们对于紫檀的混乱。在《紫檀》一书中,周默先后详细阐述了檀香木、印度紫檀(又叫青龙木、花梨木)、卢氏黑黄檀(大叶紫檀)、染料紫檀四者,和真正的“檀香紫檀”的区别。

举印度紫檀为例。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是花梨木,比重变化不定,不可能在中国王朝视为权贵象征。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的内檐装饰如落地罩、窗及家具,有一部分为花梨木类的印度紫檀。海南的文昌、琼海、琼山及海口等地盖房所用的梁、柱、门框、门与家具,有一部分为印度紫檀,有些房子的历史也有二百多年。故宫明代的家具也有部分为花梨木所制。进口“印度紫檀”的历史应在500年以上。

不同于檀香紫檀的沉稳大气,印度紫檀始终给人一种发飘、不牢靠的感觉。“如将檀香紫檀活立木之新鲜树枝折断,或用刀砍伤树干表皮,则有如血色之树液外溢。檀香紫檀木材或木屑水浸后有明显的荧光反应,呈紫红色,这也是区别紫檀木与花梨木的明显特征之一。”

檀香紫檀的辨认特征和新老之分

《紫檀》一书还进一步阐明了檀香紫檀的辨认特征:

比重:紫檀木比重大,入水即沉。如果半沉半浮或轻浮于水者则应排除。

荧光反应:豆科紫檀属的树种,木材碎片或刨花置于无色酒精液体中均呈荧光反应,紫檀刨花置于酒精中似焰火纷飞,十分壮观。紫黑硬重、油性大、采伐存放时间长的老料的荧光反应相对迟缓,而新伐材或人工林的荧光反应所需时间相对较短且十分明显。

划痕:在白纸或白墙上均有明显的紫红色或浅红色划痕。其原因为紫檀木中的红色紫檀素所致。紫檀木的粉末除了中医作药外,在欧洲可以作为食品的天然色素,在中国则作为皇家服饰的高级染料。

书中提及了新老之争:“有人坚持认为紫檀木有新老之分,谓新紫檀用水浸泡后掉色,老紫檀不掉色;新紫檀上色不掉,老紫檀上色则掉。实际上只要是豆科紫檀属的木材水浸后或酒精泡都会产生荧光现象,紫檀素极易溶于酒精,产生耀眼的红色。如花梨木水浸后,会产生浅蓝色的像机油一样的液体或浅黄色水浸液。还有从汉代至清代大量进口的苏木,其树汁为红色液体,织布时可用作染料,也可将家具染成紫红色。这一点也不神秘,并不是鉴别紫檀木或者区分新老紫檀之标志。”

《紫檀》

作者:周默

出版发行:中华书局

版次:2017年12月北京第一版

简介:《紫檀》是目前我国第一本系统考察紫檀历史和艺术之著作。该书丰富了紫檀研究的领域,发掘了很多不为学界涉略的关于中国紫檀的珍贵文献,对紫檀的分类、特征做出了科学严谨的分析,又通过对紫檀的贸易与运输等问题的研究对紫檀的利用、紫檀的现状与未来提出了合理且可行的方案。周默先生爱紫檀,沉潜优游于紫檀之中数十年。他不仅是一位高明的紫檀玩家,还是颇有识见的紫檀研究专家。为了探索紫檀的奥秘,周默先生多年来流连于国内博物馆、古玩收藏地,并辗转于南方山林幽深之所,数度深入印度、缅甸等国,沿着当年紫檀传入我国的路径,寻找所需要的资料。其间涉艰历险,矢志不辍,集数十年实地考察和文献推求之心得方成此书。

■本版图片来自《紫檀》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