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我的美学追求就是把中国画推向现代
日期:[2018-12-02]  版次:[A14]   版名:[收藏周刊·名家]   字体:【
■天津人美



■姜宝林作品


“大象之界”中国画作品展广州南岸至尚开启,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姜宝林谈艺术:我的美学追求就是把中国画推向现代

从南到北,从传统到现代,从师承潘天寿到闻道李可染,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姜宝林身上,总交集着各种近乎“矛盾”的点,几十年的探索中,他一直在解决这些“矛盾”,以求寻求出“自我”,日前,他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时称,这种“自我”已经开始有雏形了,虽然过了古稀之年,但他认为自己的中国画还很“年轻”,要继续探索。他说:“我的美学追求,就是把古老的中国画推向现代,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潘天寿是文人画的艺术理念

李可染延续了徐悲鸿的艺术体系

收藏周刊:您能否谈谈南北求学过程,所受到的先生们的指导?

姜宝林:可以说,我曾得到了南北方美术大师们的亲授,本科在浙江美院就得到潘天寿、陆俨少等先生的教导;在中央美院研读研究生阶段,除了得到了指导老师李可染先生的教导外,还有叶浅予、李苦禅等先生的指导。我觉得他们的教养都很受用。他们的人品都很高尚,学问高深但为人低调,具有言传身教的感染力。他们的造诣很高,但从不以“大师”自居,他们的艺术高度给学生追求艺术增添了无限的力量。我不但要学习好他们的人品画品,还要把这些传承到下一代。

收藏周刊:潘天寿先生“直追传统”与李可染先生的“中西融合”两个不同的方向,在您身上的影响会有矛盾吗?

姜宝林:艺术是多元的,审美也是多元的,艺术家的选择也是多元的,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艺术理念与道路。如果大家都一样,就没有百花齐放的局面。潘天寿先生是文人画的艺术理念,完全是在传统的框架内另辟世界,他是从传统中走出的现代。他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往前推进,他主张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座独立的高峰,要拉开距离;李可染先生则延续了徐悲鸿的艺术体系,主张中西融合,把现实主义与中国画笔墨的融合,客观地再现现实。因此,他用素描的观察方法观察大自然,把逆光、侧光等元素融入到了中国画的表达方式里。他曾经还跟我们提到,“现在没有时间了,如果能有更多时间,还要继续画素描,不但要追求三维空间,还要画出六维空间。”实际上,我们当时完全不懂什么叫“六维空间”,但又不敢具体问老先生。李可染先生追求的意境,就是可游可居,要身临其境,他与林风眠那种中西融合不同,林风眠主要是抽象主义与中国画的融合。他们都是百花园的鲜花,这样才构成了百花齐放的艺术生态。

陆俨少希望我摆脱形的束缚

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收藏周刊:展览有一部分作品是最近两三年创作的,另一部分则是更早一些时间的作品,前后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姜宝林:前面部分的作品主要是停留在文人写意画的传统观念、图式和形式语言里。比如讲究留白、诗书画印,那时候还没有突破,没有走出传统的影子,尽管也已经做了一些探索,把山水画的很多观念和笔墨吸收到花卉来,但还没有质的飞跃。

收藏周刊:应该怎么理解陆俨少先生给您题的“超以象外”?

姜宝林:从字面理解,是说艺术不能画得太像,如果画得像,就是艺术的浅层理解。在中国画里,形是个载体,“超以象外”就是要超越具体的形象,而走向精神层面。陆俨少先生是希望我能摆脱形的束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收藏周刊:您觉得自己探索的艺术理念是什么?

姜宝林:我有一个明确的艺术理念和教学理念:既要笔墨,又要现代。中国画必须具备笔墨精神和文化精神。要现代,意思是艺术要与时俱进,要构建崭新的艺术语言为国家,为人们服务。所以,要传统,就要“很中国”,要现代,则需要“很世界”(国际性)。我的美学追求,就是把古老的中国画推向现代,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收藏周刊:您如何理解现代性?

姜宝林:我追求的现代性,有三个要点,第一,要有鲜明的民族性,一看就是中国画,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就看笔墨,怎样判断笔墨?首先看用笔,没有“用笔”就无法谈“用墨”;第二,要有鲜明的个性,必须要在艺术探索当中,找到自我,当然,艺术家要找到自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能找到自我,说明已经成功了;第三,要有国际性,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艺术没有国界。

中国传统绘画成熟的标志是“程式”

收藏周刊:您在进行现代化探索的过程,一定要舍弃很多传统的元素,您都舍弃了什么?

姜宝林:首先我是全面继承了传统,不是舍弃了许多传统元素。中国的传统绘画是非常成熟的,成熟的主要标志是“程式”。我们要继承传统,就要深刻地理解中国画“程式”的内涵,继承古老的“程式”目的是要构建新的“程式”。如果把古老的“程式”搬用、挪用或重新组合,就会掩盖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介子点”“个子点”已经成为古人表现不同树的“程式”,如果现在还仍然随意套用,这就完全“活”在了古代,缺乏现代气息。我们要重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大自然,归纳总结出现代人理解的“程式”,跟上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收藏周刊:您觉得可以如何强化“用笔”?

姜宝林:首先要深刻理解书法,中国绘画与书法始终交集在一起,它们同源同体,要画好中国画首先要写好书法,书法是中国绘画的基础,书法不好,画一定画不好。

收藏周刊:接下来会往哪方面探索?

姜宝林:艺术没有计划,也没有规划,完全是观念感情的事,不可预知。我只知道要继续探索,继续写生,走着看,走着瞧。但是有一条主线是很清楚的,就是一定要把中国画推向现代。虽然过了古稀之年,但我的中国画很年轻,还要继续往前走。

收藏周刊:能否给年轻人一些建议,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姜宝林:回顾我学画的历程,把我经历的酸甜苦辣和学画的经验给年轻人一点小建议。中国画的学问博大精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入门的。中国画的基本功,画内讲究书法、笔墨、理论;画外则要广益多师,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像潘天寿先生说的“要关起门来做学问”。做学问要甘于寂寞。

简介

姜宝林,山东平度人,1942年生。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

名家点评

展览的主旨叫做“大象之界”,他的气派、他的气格、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境界都体现了“大”。虽然展览作品的画幅比较小,但却不乏大气象,这是“画的气度大小不在于尺幅,而在于其精神含量”的最好说明。在美术界,姜宝林是一位很有资历的画家,但他的作品却非常“年轻”,有活力,年近八十仍然不断探索。回顾历代绘画,不管何种风格都需要观念的支撑,也就是艺术的精神内核,在中国画里就是笔墨功夫。姜宝林在这方面有了几十年的探索,画原来可以这样画的,这对广东美术界来说,应该是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将对广大青年画家有启发意义。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梁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