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观点
日期:[2018-12-09]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潘天寿学派”我认为同“浙东学派”有关系。“浙东学派”的精神非常强硬,而潘天寿的画品,以“强其骨”“一味霸悍”的奇崛森严著称。这也正是他的人品。而这一品格,与陈亮、方孝孺、王阳明等浙东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一脉相承。尽管他是艺术家,但特别注重文化思想,不像一般艺术家只是画派传承,或者就是艺术风格的创作。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对潘天寿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艺术风格上,更要有学派的认识。如果仅仅从艺术风格、画派来认识潘天寿,会发现他的许多学生和他的艺术风格是不同的,不在同一个画派中。只有从文化思想上来认识,才能发现,他的学生,无论艺术风格是不是同他一致,但文化的精神是一致的。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说,不可能解释潘天寿画派出来个方增先,从学派角度就能够解释。

——徐建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以前没有人想过“潘天寿学派”这个概念,但中国美院的中国画教学及中国画创作的确是有一个独特体系的。对此,中国画界应该没有异议。如果中央美院有个以中西融合为基本特色的水墨人物画教学的“徐蒋体系”,那么中国美院显然有一个与中央美院大不相同的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而这个独特的教学体系之核心人物,又的确是潘天寿,这点应该也没有异议。但即使这个中国画教学体系能成立,与此教学相关,又不能被教学所完全涵盖的有关中国画的思想、观念、画家群体(许多人并非教师)、创作成就及相关影响的综合性学术现象,则以学派名之更当。如果还用教学体系去归纳就显得比较窄了。

潘天寿1926年编的《中国绘画史》,里面就提到中国艺术独立性的问题,其清醒程度让人惊叹。潘天寿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实际上就是学派的基础,其长期担任中国画教学又担任美术学院领导工作的身份,使他的中国画教学理念和思想更具有贯彻的可能。历数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中国美院极为优秀的创作成果数量非常多,学派自然而然就在其中。

——林木(四川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我很为文人画焦虑,现在中国画中最弱的是文人画,原来它最强。中国文化在全世界具有独特性,若以绘画做比较,按潘天寿所讲的“距离说”,中国画中跟西画距离最大的无疑就是文人画。因为它不是纯粹的绘画,而是综合的文化体。如果仅仅把文人画局限在绘画范畴,那是文人画的损失。作为一位文人画画家,最难的不是笔墨、造型,而是文化的底蕴和积累。

但是,现代文人画的文化含量越来越稀薄,在大学和重要的美术展览中基本绝迹,看不到好作品,亟需振兴。“潘天寿学派”应该旗帜鲜明地竖起一面“现代文人画”的大旗。如果“学派”能够成立,功劳很大。它拯救的不只是一个画种,而是文化自信。

——洪惠镇(厦门大学教授)

(本版内容据《美术报》)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