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新风港码头即将大变身
日期:[2018-12-20]  版次:[A09]   版名:[城事]   字体:【

滨水空间配西关风情街

如意坊新风港码头及周边即将焕发出新的生机。12月19日,第三届广州市规委会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如意坊新风港码头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片区地处珠江景观带“西十公里”西端,未来将打通1200米滨江岸线,打造50米宽的连续贯通珠江滨水慢行空间,同时还将打造具有西关风情的特色现代商业街区。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通讯员 穗国规宣

●现状

三大市政工程经过该片区

如意坊新风港码头片区位于珠江“西十公里”的西端,荔湾湖公园与内环路高架(黄沙大道)以西,与大坦沙、石围塘隔江相望,紧邻地铁6号线与在建地铁11号线的换乘站如意坊站,片区用地面积约33公顷。

曾经,新风港码头是广州港重要的内港码头之一。随着城市发展,其码头功能已不断弱化,广州港集团已向市城市更新局申请如意坊码头地块项目纳入2019年更新改造计划范围。尽管用地面积不大,但该片区的位置非常重要,既是珠江景观带的重要节点,又是三大市政重点工程的重要节点。

记者了解到,“西十公里”是珠江景观带重点区域之一,目标打造中西合璧、展现城市变迁的花园式滨水长廊。如意坊片区作为“西十公里”的重点贯通工程之一,根据《珠江两岸贯通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打通滨江物质空间,塑造留住人的滨江活力长廊。

与此同时,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2018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轨道交通11号线正在建设中,如意坊站已预备施工;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沿轨道交通11号线)工程也已经开工建设。这三大市政重点工程都经过该区域,其开发建设也为老码头带来新机遇。

●规划

地下街区与如意坊地铁站连通

根据规划,该片区岸线总长1200米,将采用“绣花”功夫,对临江的两栋特色仓库建筑——2号、6号仓库进行微改造,融入剧场、展览等文化功能。同时,通过开放的公共空间,联系南侧的如意坊滨江公园和铁路博物馆,打造宽度为50米的连续贯通的珠江滨水慢性空间。

规划透露,改造将突出地方特色,延续历史城区肌理,严控建筑高度,建立滨江与荔湾湖公园、历史城区的空间联系。具体来看,该片区建筑高度不高于30米,沿江前低后高,新建建筑高度与江边距离为1:2。此外,还将运用坡屋顶、青砖、石砖等传统元素,打造具有西关风情的特色现代商业街区,实现片区产业转型与风貌环境的提升。并将通过下沉商业广场、负一层商业街与如意坊地铁站相连通,网格型的路网与如意坊放射线形成良好的交通循环。

地块内将建设15410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全部用于回迁安置。并预留综合管廊区间隧道下穿、出地面井、大坦沙大桥系统南侧通道工程建设位置。

在绿地率方面,与原控规相比不减少,东侧有大型的如意坊滨江公园,是如意坊隧道东侧敞口段加盖的景观综合工程,将打造交通综合体和立体公园,成为一江两岸三带大起点、白鹅潭新地标。

●声音

工业遗产不能只简单“保留”

对于珠江三个10公里岸线的贯通,规委会委员均表示非常必要且迫切。规委会委员陆原建议,可多打造一些具有特色和设计感的亲水平台,市政设施也要建筑化。广州市副市长马文田亦表示,珠江岸线30公里一定要连通,南北岸未连通的断点,要放到明年的建设项目中。

规划片区位于广州历史城区,更新改造后风貌如何塑造,也是规委会委员关注的问题。规委会委员冯原提出,该片区既靠近传统的西关地区,又是滨水工业码头的集中区域,做城市更新要找准这个地方的历史脉络。南岸已有太古仓、广州造纸厂等工业景观,如何协调要进一步细化、有依据。

规委会委员陆原认为,铁路博物馆很有必要保留,但铁路线不需要保留这么多。对此,市国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工业遗产的问题,像大油罐、大烟囱、铁路线等绝不能是简单保留,而要高质量地对待,不能使环境风貌更加受约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