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一个个鲜活形象或忠或奸是主是次 通过粤剧戏服就能一眼看穿
日期:[2018-12-23]  版次:[A11]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男扣仔,为传统戏中古代将军的军服。摄于粤剧艺术博物馆

■女大汉装,多为剧中皇后、公主和贵妃所穿。摄于粤剧艺术博物馆

■广绣赋予了粤剧戏服灵动绚烂的神采。摄于状元坊戏服厂

■金翠迷离,令人不可逼视。摄于粤剧艺术博物馆

■女帔风。图片来自孙卫明《广州粤剧戏服》

■八和会馆沐浴在岭南的晨光之中。

■采访/摄影: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公元1514年,明正德年间,广州百舸争流,繁茂景象天下无双,慕名而来的葡萄牙商人,一次机缘偶得,在熙熙攘攘的状元坊,竟得到了一幅“龙袍”绣片。

惊喜之下,他急急购下,回国后隆重呈献给国王,国王惊艳于其绚烂,重赏商人。

其实,这所谓的龙袍一角,不过是广东粤剧戏服工人的手作,游龙戏凤之间,腾挪的是粤人的一双巧手。

粤剧参与和见证着岭南的进取创新

要说粤剧戏服,需先从粤剧说起。“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不管是不是行家,但凡生活在这片水土之上,从黄发垂髫到红男绿女,谁不会张口就来两句?

粤剧,早期称本地班、广东大戏,是形成于广州地区,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华侨聚居之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声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兼唱高昆牌子、民间说唱、小曲杂调。

粤剧的起源众说纷纭,在南越王宫遗址出土的瓦当之上,我们已经能清晰看到其上的“官伎”二字;南宋时,漳州的“戏乐”传至岭南,明初南戏勃兴,而珠水繁华,吸引着众多“外地班”,加上“本地班”的自觉融合求变,明代中叶,粤剧“根据地”琼花会馆建立起来。

随后,从光绪十五年(1889年)粤剧戏班行会——八和会馆的建立,到辛亥革命前后“志士班”的戏剧创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积极探索转型,到改革开放后新人、新剧目和新传媒方式的喷涌,粤剧,始终参与和见证着岭南这片热土的每一次发展和机遇,它的浓厚底蕴、它的兼容并蓄和它的创新求变,让它成为了广东的名片。

而这张名片上最闪耀的一笔,可能就是“五色迷离”的戏服了。

岭南的自然和文艺,赋予戏服华彩

在电影《梅兰芳》里有这么一个片段,少年梅兰芳在剧目结束之后,来不及换下戏服,就穿街过巷去看望师傅十三燕。十三燕一看,说话了:“你穿着戏服到这世上,小心把戏里的人物给弄脏了。下次不许,知道吗?”

戏服,便是这包裹着戏之魂的盔甲,也是隔绝开梦幻和尘世的介质。在它的庇护之下,一登台,帝王将相、公子小姐的爱恨情仇便不受这人间的控制,它是自成体系,完美无瑕。

戏服是这完美世界的保护神。十三燕看着神迹踟蹰俗世,他不忍。

粤剧戏服也是如此。

萌芽时期的粤剧,与中原相近,清雅朴素,但是,尤其发展至清代十大行当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乡的繁茂,丝织业大为昌盛,出色的绣娘屡屡出现;也随着文化的发展,岭南画派等艺术流派带给了粤剧服饰更多的灵感;另一个与生俱来的优势,则是广东自古无寒冬,一年四季花常在,缤纷的自然元素,直接映射到了戏服的华彩之上。

“登场金翠迷离,令人不可逼视”

虽然类似其他传统戏曲,粤剧戏服也分正五色和间五色(正五色包括红、绿、黄、白、黑,间五色包括粉红、湖色、宝蓝、紫、古铜或秋香色),但它受益于岭南文化的热情似火,在色彩的表现上更加艳丽大胆。

粤剧戏服的种类更是多样,各个鲜活的角色都有特定的装束:帝王将相要穿蟒、帔风(便服)、大靠、靠仔;文人骚客要穿海青、帔风(斋索);侠客武夫穿的是箭衣、猎装、京装、鬼衣、大带;贵妇穿蟒、帔风、霞帔、宫装;少女闺秀穿西湖装、帔风、十三美装、宫装……

形式的美带来了内容的提示,也是舞台戏剧性的表现。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或忠或奸,是主是次,往往一身戏服,一眼看穿。

“每登场金翠迷离,如七宝楼台,令人不可逼视,虽京师歌楼无其华靡”,《梦华琐簿》描述了19世纪中叶广州戏曲的观感。

戏服最显著特色 就是有广绣的“加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粤剧戏服的最显著特色,就是有广绣的“加持”。广绣的构图饱满,纹饰繁而不乱,色块对比强烈,多运用钉金垫浮绣技艺,多采用金色、银色的绒线和珠筒、胶片等绣料。

广绣,根据广州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粤剧大辞典》,是“以广州为中心所代表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刺绣工艺”,与苏绣(顾绣)、湘绣、蜀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中叶开始,随着粤剧的兴盛,广绣开始用于戏服的制作。广绣戏服的材质广泛,绸缎、麻布、素绉、双绉、尼龙等皆可,用料上则有绒绣、线绣、钉金绣等。采用广绣技艺的戏服,具有“平、密、和、垫”四大特点:

“平”,是指排针均匀,绣面平整;“密”,是指排针紧密,针步恰当;“和”是指配色协调柔和;“垫”是指绣在戏服垫高部分的纹饰层次分明,并要求所用材质的底色与戏服所绣的花纹图案相协调,而这些纹样又与戏中角色的身份相匹配。粤剧戏服的制作,将广绣这种著名的传统工艺表现得淋漓尽致。

多年以来,广绣戏服的魅力,一直深深吸引着各个专业团体、私伙局以及个人爱好者。各个专业粤剧团,乃至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国的粤剧粉丝,都以购置到正宗的广绣戏服为喜。

(孙卫明《广州粤剧戏服》)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